2月间,飘了小雪,乍暖又寒。为了更快更早地关爱老兵,响应河南团队的号召,便动身去驻马店市的西平县寻访抗战老兵。
乘火车到漯河,转汽车奔西平。由西平志愿者安排好酒店后,习惯性的问问当地可有名人古迹等。他推荐一风景区,我连连摇头,我说喜欢老的东西,古建筑等。他说“东关塔”有汤恩伯题的字,顿时让我欣喜万分。不顾车顿疲劳,直奔公交101路。又想到难得来一回,何不碰碰运气到县委的文联、宣传部、史志办等单位可能讨几本书看?
自己的心自己的腿,想到哪里就上哪里。随后问下司机,正好顺路,巧的是出县委往东走西条街就可到“东关塔”。
想想今年没烧香,没想到这头宗事还挺顺,一口气找到好几本书(有图为证),善哉善哉!拎着书沿县委门口的西平大道一直东上,老远看到直插入云的“东关塔”。但是大门紧锁,不死心的我打听着如何进去?有好心人指道往南到大操场能绕进去。果不其然,塔之巍峨耸立,心中敬畏几分。不妨百度“东关塔”,文字如下:
宝严寺塔,俗称“东关塔”,位于河南省西平县县城东关。在原宝严寺外西侧,故名。宝严寺建于唐代,为佛教寺院,民国年间废。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七级砖塔,平面呈六角形,高 28.8米。顶有铁铸塔刹,呈莲花状,高2.16米。一、二层塔室为四角形拱顶室,设台阶式盘旋梯道;三至六层为六角形拱顶室,设井式梯道。登梯道可达六层,游人登梯道及竖井达第六层,以凭高眺望。从建筑风格看,当属北宋晚期建筑,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宝严寺塔曾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四月,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两次修葺。1980年省人民政府拨款2.3万元,全面整修。1982年,公布为西平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21日被河南省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宝严寺塔作为宋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塔南有抗战将士墓一座。1941年1月28日,驻防西平的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军十一师前卫连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烈战斗,激战两昼夜,后因援军受堵,前卫连四面受敌,伤亡惨重,但抗日战士斗志不减,与敌血肉相后搏,终因敌众寡,连长等128名官兵全部为国捐躯。战后,人民群众眼含热泪从战场上抬回遗体,连长装殓入棺居正中,其他烈士身铺草苇埋在连长周围。葬于西平县城东关塔南30米处。
时任县长朱国衡指令由民众教育馆馆员寇先锋设计,县自卫队承建“陆军预备第十一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纪念塔位于西平县城东关塔南侧,抗日烈士纪念塔高约5米,下为台阶状塔座、座高1米,最下一级周长12米,青砖垒砌,石灰砌缝,塔身四周立碑四通,塔上部高约1米,尖顶、塔前左右各竖碑一通。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陆军预备第十一师师长蒋当翊、西平县长朱国衡分别为阵亡将士题词,题词刻在石碑上,竖立在“阵亡将士公墓”。纪念塔在“文革”时被推倒。现残存纪念碑分别是“陆军预备第十一师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陆军预备第十一师豫南会战阵亡官兵公墓纪念”碑、“铁血忠魂”碑(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题词,汤恩伯于1941年1、2月间参加豫南会战,重创日军。会战结束后,华北日军对汤恩伯衔恨甚深,以汤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浩气长存”碑、“民族英雄”碑等。
附:陆军预备第十一师师长蒋当翊撰写的碑文 :“在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中,师于民国卅年一月二十八日,以遂平为警戒地区、西平为防御地区,与大举北犯之敌激战两昼夜,血肉相博,山川震眩。我战士精忠为国,前仆后继,壮烈牺牲者百余人,伤者五百余人,敌则倍之,并毙敌首一,挫其锋锐,获致相当战果。因遂西北决战境地,为贯彻我方企图,计于初步任务达成后,即奉命主力西移,击其侧背,施行歼灭战,敌所以奔溃之速者。在此豫南会战既竟,念我阵亡官兵,蹈汤火赴死难,尸填壑沟,血流川渠,杀身舍生实成仁而取义也。呜呼!英灵浩荡,正气磅礴,追维壮烈,不禁泪下。爰建公墓,皈依忠魂。用镌贞珉以垂千古。”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