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郏县抗战老兵冯聪民于2018年3月8日下午安详去世,享年100岁!
现,附上2014年志愿者慰问老兵实录,借以缅怀缅怀抗战老兵冯聪民。
激情岁月 热血从军——探访抗战老兵冯聪民
2014年9月20日,平顶山“世纪丰田”和志愿者“小虫”一起来到郏县,探访老兵冯聪民。
冯聪民,1919年出生。1937年6月,初中刚刚毕业的冯聪民得知了日本人拿中国人不当人,上马下马都要踩着中国人脊梁的事,热血沸腾的冯聪民和十几个同班同学,来到了20军团的驻地,要求加入部队,为国出力,上阵杀敌。在20军团的军事干部训练处训练了一段时间,冯聪民感觉在这里学不到当兵打仗的本领,要求进行军事训练。因为他们一批同学都是初中生,有文化,部队把他派到了许昌墙报宣传抗战,后又到襄县,郏县进行战备物资调查统计。几个月后回到干训处的他深深渴望走上战场,与日军正面作战,但干训处显然无法满足他的要求。冯聪民和同学们一商量,一起离开了20军团,坐火车去了柳州的71军报到,要求作战。71军看到一帮初中生,没有让他们作战,反而把他们编入了部队的话剧团,深深失望的冯聪民听老乡说炸开花园口后河南已成一线战场,国军和日军隔着黄河对峙,要想打仗,回河南才是正途。
回到河南,在军管区训练五个月后编入襄县国民军团第三大队任上尉连长。这下冯聪民有了一展抱负的舞台。很快,和日军正面作战的机会就来了。1941年11月,军团接到13军电报,要求配合伏击一支准备西进的日军部队。接到命令,冯聪民带着部队赶到王孟寺一带,将许昌至洛阳的公路挖断,在路上挖出几十个2、3米深,4、5米宽的壕沟后,部队埋伏在了路南一带。
晚上8点多,公路上有了车灯的影子,越来越近,等走到跟前一看,公路被挖断,日军马上意识到中了埋伏,车辆立即掉头往回走,这时候,十三军的信号弹已经射上了高空,进攻的命令一下,十三军火炮齐鸣,将第一辆战车打翻,看到这番情景,冯聪民带着一个连直冲到上去,先冲到自己挖断的公路壕沟里,掉过头的日军车队加速逃走,冯聪民看到被炸翻的战车有机可乘,命令一个排掩护,自己带着两个排冲到战车附近,冯聪民第一个跳上战车,正巧一名日军打开车门,探出身子,冯聪民一枪打在日本兵的胸口,撂倒一名敌人,他知道战车里的敌人还有很多,拉开手榴弹扔进门里,排长伸手又递给他一颗手榴弹,冯聪民也拉开扔进战车,两声闷响,战车里炸开了锅,冯聪民指挥战士拿枪堵住门口,日本人被逼无奈,一个一个爬出战车,举手投降,清点后发现活捉了18个日军,清理战车里的尸体,又清理出11具。13军战后通令嘉奖,表彰冯聪民部队作战英勇,策略得当,成功缴付战车一辆,俘虏18人。
这段历史,是冯聪民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老人说到13军一名团长看到他缴获了一辆战车,连声夸奖的时候,表情有兴奋,有骄傲,眉飞色舞,重复了好几遍。因为,这不但是他第一次指挥作战,也是第一次获得嘉奖,更坚定了他杀敌报国,抗击外辱的决心。
后来,襄县国民军团解散,冯聪民被派到尉氏县国民军团第一大队担任上尉连长,负责守护卢沟(音)渡口,防止日军从黄河对岸攻过来。更要每天到对岸巡逻,防止日军占领对岸渡口,巡逻时几乎每次都要和日军的小股巡逻部队交火,几乎是每天一打,有时一天打两场。
在尉氏守渡口一直到抗战胜利,老人回到家乡务农至今。
确认老人正是我们在寻找的抗战老兵,志愿者为老人带上了反法西斯纪念章,朗读了荣誉证书的内容。老人高兴的说,“纪念章能一直带着吧,睡觉也能带吧”,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老人乐的合不拢嘴。
走的时候,老人送到门口,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并告诉我们,没有军帽我敬礼跟眉毛平齐,如果带着帽子,我要跟帽檐平齐。带兵多年,老人早已习惯了随时随地的言传身教。
这一天,我们跟冯聪民老人学到了很多。在此,深深的向这位老军人,老英雄致敬!祝老人健康,快乐。我们一定会再来,再听听老人讲他当年的故事,这种教育,已经濒临绝迹。也希望有此意愿的爱心人士,主动与我们联系,聆听老兵的故事,汲取英雄的精神力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