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简称“中大”)于1924年成立,前身为孙中山首创的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1952年更名“中山大学”。
1938年,广州沦陷。为继续学业,广州一带的大学纷纷撤离北上或西行,寻找适合办学地点。1940年秋,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又随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县迁返粤北,在这种大背景下,1940年8月,由丁毅院长率全院400余名师生分期分批陆续撤到宜章栗源堡,以栗源书院(又名两江书院)为校部,400多师生分驻在复源、石波潭、留览等村庄,继续攻读。随后,又有几所大学在两江书院附近的留览、石波潭等村设立分校或系、科、班。从此中山大学农学院在相对稳定的湘南偏僻农村宜章县栗源堡办学4年多,先后由丁颖、张巨伯、邓植仪教授担任院长,经过师生共同努力,逐步改善了教学条件,恢复了教学秩序。
湖南栗源堡,1940年,中大农学院辗转迁回湖南宜章山村栗源堡。
善良的栗源百姓用他们的宽厚接纳了这些流离失所的栋梁之材。有的让出住房,有的出借用具。据曾在栗源书院读过书的农学院学生回忆,当时书院只挤入了近300人,其他师生部分住在附近百姓家里,一些家境不好的师生还常常靠当地百姓接济才能度日。
在4年多的共同生活和战斗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当时中大师生与村民亲如家人、血肉相连。同时,这么多青春洋溢的高材生给栗源带来了一股新风,提高了当地农业科技水平。
中大宜章籍学生陈亮、陈焕章、陈修河、黄驭白等组建“宜章同学桑梓服务会”,师生们教学之余,经常到当地圩场和农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唱歌、跳舞、刷标语、画漫画,唤起民族精神,激励抗日斗志。中大学生中的地下党员何大群、罗大光(朱上炯)、朱上猷、何岳辉、朱碧波、王群生、李凡、杨冰等,在栗源地下党负责人罗良名安排下,分别到长乐、镇南、竹岱等乡中心小学兼课教学,宣讲抗日救国思想,为后来当地人民英勇抗击日寇(如1945年1月16日栗源人民“明星桥抗日保卫战”)做了大量精神动员和思想文化准备工作。
中大师生还组织当地民众在乐水河禁运粮、猪、煤等物质到广东敌占区,对日寇进行经济封锁。一次,国民党军官毒打抓来的壮丁,擅长漫画的朱碧波愤怒抨击,国民党军官把朱碧波抓了,并要枪毙,朱一路高歌,毫无畏惧。复源村村民与中大农学院师生一道奋起解救,终于把朱碧波从枪口下救了出来。
以学农为主的农学院学生走村串户、下到田间地头,指导当地村民采用新种子和新技术,使当地的水稻种植水平很快就飙升到全省最高,当地的桑蚕养殖也是在这些师生指导下进行的。他们指导当地学生唱歌、跳舞、绘画、学乐器,走进夜校教妇女识字。著名画家东方鱼、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都曾在这里学习。马思聪还曾在附近的广东坪石举办专场表演,成为佳话。当时的国民党宜章县府为他们划拨一块土地,在太平圩创建柑桔场,即后来的宜章县太平圩果木场,扬名了几十年。立足底层、经世致用的中国教育精神在抗战中有了更新的发展与弘扬。
1945年1月,日寇先后占领坪石和宜章县城,中山大学宣布紧急疏散,其农学院分迁至广东五华县和连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