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央政治大学大门建于1927年
重庆巴南·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研究部旧址——彭氏民居
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1927)——中央政治学校(1929)——国立中央政治大学(1946)——台湾政治大学(1954·台湾)
国立中央政治大学位于建邺路174号,现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江苏省团校。
国立中央政治大学是国民党培育国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与专门培养国民党军事人才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合称为“文武两兄弟”。
该校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教育训练。1927年,蒋介石以“清党”铲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势力后,原先准备成立“宣传训练院”,但后来代之以“中央党务学校”。中央党务学校首任校长为蒋介石,其校训“亲爱精诚”,与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相同。创校初期借用国立东南大学校舍,后迁至江苏省立法政大学校址。课程着重党务及社会运动、政治宣传。
1929年6月,中央党务学校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初设政治、财政、地方自治、社会经济四系,后来又增设、新闻、教育和外交等系。原党校第二期学生改为政校第一期。1930年增设测验工作人员养成所,西康学生特别训练班及蒙藏班。1931年增设华侨班,各系为本科,次年改称大学部。08月设地政研究班,12月设计政学院。1933年改蒙藏班为蒙藏学校。地政研究班改为地政学院。10月,成立包头、康定、西宁三分校。1935年05月设肃州分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政治学校西移,初迁庐山,继迁芷江,1938年7月终至重庆南温泉镇,并将科系调整为五系,此后又成立新闻专修科、地政专修科、会计专修科、统计专修科、语文专修科等。
1940年3月3 O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场。4月,伪行政院通过在南京设立中央大学案,恢复中央大学。因成贤街原国立中央大学校址被日军占用,汪伪政权无可奈何,只好将校址设于南京建邺路红纸廊的原中央政治学校内,直到,1942年8月才迁至原美国教会办的学校——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
1943年设法官训练班。1944年03月第一期法官开学,凡八个月毕业。斯为全国唯一造就司法人才机关。
中央政治学校在鼎盛时期除了建邺路本部外,在中山门外孝陵卫还设有分校。共设有三院十系一研究部。三院即法学院、政治经济学院、文学院;十系是法律、政治、经济、外交、新闻、地政、哲学、历史、教育、哲学系;研究部包括法律、政治、经济等九个研究所。有教授200多人,学员1200人。
中央政治学校作为培养国民党政治精英的学校,蒋介石颇为看重,他不仅亲任校长,而且每年都要来学校多次。事实上,蒋介石身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处理中央政治学校的校务,校长一职只是挂名而已,实际管理学校的有教育长陈果夫、张道藩、程天放以及教务部、训导部、总务部和毕业生指导部的负责人。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迁回南京。1946年,中央政治学校与中央干部学校合并,改名为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隶属教育部,校长改为专任制,由顾毓琇担任,蒋介石担任名誉校长。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溃败,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政大南京校址为共产党有关方面所接收,国立中央政治大学在大陆停办。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意识到培养台湾本地高等教育人才之急迫。由于政大以往为国民党党校,具有指标性;且曾为培育高等公务员的摇篮,素有口碑,加上当时“日本统治时代”留存的高教机构,如台湾大学、“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现台湾师范大学)、台南工学院(现成功大学)、“台湾省立农学院”(现中兴大学)、“台湾省立法商学院”(现台北大学)等校已无法负荷国民党迁台导致的人口剧增的升学需求等因素,1954年台湾“教育部长”张其昀批准政治大学在台北县木栅镇(今台北市文山区)复校。政大在台设校首任校长是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哲学学者陈大齐先生,初设行政、公民教育及新闻等三个研究所,1955年恢复成立大学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