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湖南教育 > 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的芷江民办教育
来源:mingkan的BLOG 2010-04-07    2014-08-28 16:00:53

  1940年,国民政府实行新县制,撤区建乡、保,湖南省政府亦颁布保国民学校及乡(镇)中心国民学校设施办法,其中经费一项规定,可提取包括寺观庵庙田产和族姓宗祠众人财产为公产以供资费。为免族姓众人财产被公立学校提取,芷江全县族姓遂在1940年~1941年间大批兴办私立学校。

  私立求仁小学   由天主教堂于1938年创办。私立求仁小学原名圣保罗初级小学,仅收为数不多的贫寒教徒子弟与收养的孤儿识字、算术。抗战爆发后,逃难来芷教徒增多,遂在“圣保罗”基础上创办求仁小学,接纳教徒子弟读书;1940年,又更名为私立求仁女子小学校,扩大规模并增设高小班,广泛向社会招生,后又去掉“女子”二字也招收男生。该校由教堂的神甫、修女掌管,几任校长或是神甫、修女,或是教徒,仅一任校长杨环峰为外聘;教员多为教徒;宗教色彩极浓,校方极力动员非教徒的教员和高班学生入教;除经费多、宗教氛围浓外,学校并无特色。

  湖南私立明秀初级中学   前清郡守朱其懿于1895年委士绅李永瀚、邱昌藩等劝募资金,购置田产,作为寒酸子弟入学补贴之用。1933年,芷江县教育局局长张伯良利用这笔田产,发起创立芷江县上三乡(南、西、北三乡)图书馆。上三乡十三区代表开会,公推田宗炎、杨子玉等人负责筹备,以半价收买东紫巷姚姓住宅一栋及田斋婆自置通天都府左侧窨屋和基地为馆址,以李永瀚捐赠经史书籍百种为基本图书,并公推李永瀚任馆长,毛昌寿任副馆长。图书馆为培养国学人材,附设国学专修科呈准立案,学制两年,于1934年元月开始招收芷江、黔阳、麻阳、晃县4县学生,研读经史为主,至抗战爆发前夕,共毕业3个班、83名学生。1937年,原办国学专修科已不合国民政府法令,遂召开董事会议,议决将国学专修科改为芷江私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公推毛昌寿为校长,图书馆附设校内,新推李茂炳任馆长。1938年秋开始招收芷、黔、麻、晃4县高级小学毕业生50名。为避免日机空袭危害,学校迁至黄甲街许氏斋祠内,随后又迁上户村化龙寺,再迁桃花溪糯溪口。1939年5月,因师范学校不获设立,芷江私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改名湖南省私立明秀初级中学,重新组织学校董事会,派代表蒲国士晋省请示,得省教育厅长朱经农面准设立,并派督学舒亮卿来芷江指导,在糯溪口召开董事会,决议以图书馆全部财产改设中学基金,蒲国士为校董会董事长,肖亮轩以董事兼任会计,毛昌寿为第一任校长。1941年11月奉省教育厅批准立案,1942年3月奉教育部令备案。1940年7月,学校复迁麻缨塘乡沙坪生葛溪。因该地校舍零星而简陋,教学、生活均不方便,1943年春迁城郊河西蒲家园,收买基地房屋,修造教室,意作永久校址。1945年春,抗战激剧,衡、邵失陷,各军种云集芷江。学校校舍、校具被五十五军医院征用,不得已又迁土桥洞下上课。同年秋,抗战胜利,学校奉令复原,但原有校舍仍被医院占驻,虽多次交涉,未获退还,于是再租黄甲街许氏宗祠暂作校舍。年末,收回小房两间,权作学校办公之用。1946年2月,医院退回教室4间、学生宿舍2栋。虽复校,但校舍尚未全部收回,仍不敷用。幸驻军拨赠帐棚4座,暂作学生宿舍。7月,医院迁走,校舍才得以全部收回,原有校具却毁损殆尽,教学仪器全付阙如;图书多刻版经史散失不少,可谓损失巨大,只好陆续修补添置。

  该校组织不健全,一切事务概由校董会掌控,而其成员又多系教员,资历多不合格却稳坐其位,且有权预支薪俸,校长竟无权干预,长期以往,累及教学质量,影响了学校声誉;历届毕业学生仅352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