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武器研究 > 内容正文

了不起的它们 | “延吉炸弹”有大智慧的“土武器”
来源:新华社   2021-11-10 14:10:48

  它们从救亡图存的旧中国走来它们从烽火连天的硝烟中走来它们讲述着开天辟地的历史必然它们见证着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致敬了不起的它们

  它一般由炸药、炸药筒、生铁片、外壳、铁丝制成。炸药筒和外壳都是用铁片制造,椭圆形,有一个孔,孔中插入引火线。炸药筒内装炸药,炸药筒和外壳中间,塞满生铁片,外壳用铁丝捆扎成网罩状。

  今天,如果你走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依然可以看到这件“土武器”。它的外型长得并不起眼,但在当时却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延吉炸弹”的名气让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它的研制却经历了艰辛。最初的“延吉炸弹”声音巨大,但杀伤力不强,敌人来了只能“吓一跳”,对其战斗力伤害不大。因为朝鲜族群众喜欢吃辣,所以后来尝试把辣椒面放入炸弹中。这种炸弹在室内爆炸后可刺激敌人眼睛,让其流泪,但在野外爆炸效果还是不好。后来大家又在炸弹中放置玻璃碎片、石子,爆炸效果有所改善,但杀伤力只是略微增强。最终发现,在炸弹中塞满生铁片,试验效果好于手榴弹和手雷,大的炸弹可以炸毁敌人的汽车。

  当时,制造“延吉炸弹”,最难解决的就是生铁片的来源问题。游击队和群众开始主动捡些破铁锅和不能用的锄头、犁铧等送给兵工厂,但还是难以充足保证“延吉炸弹”的生产。面对敌人,当地百姓义无反顾地砸破了自家做饭的铁锅。

  1933年,在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保卫战中,抗日游击队和根据地人民群众共1000多人,成功利用“延吉炸弹”抗击敌人超过2000人,并最终夺取战斗的胜利。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延吉炸弹”退出了历史舞台,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或许你只能通过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才能找寻它的踪迹。但曾经充满力量的轰鸣声在提醒我们,“土武器”里凝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值得被记录、被珍藏、被传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