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野炮,也就是野战榴弹炮或者野战加农炮,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念,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实际上,野炮也就是指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能伴随野战步兵部队前进的火炮。该炮供野战炮兵使用,它的口径一般在75毫米左右,射程在8公里以上。野炮早在拿破仑时代就已经是战场的主角!炮兵军官出身的拿破仑极为重视野炮。到一战时期,野炮技术大体成熟,二战时期到顶峰。二战结束以后,野炮和山炮的概念逐步消失,大体以轻型榴弹炮的概念取代。不过,在抗战中,野炮仍然是中日两军最重要的炮兵力量,也是两军炮兵的主要支柱,下面就听老萨来说一说。
什么是野炮?
野炮也山炮的主要性能相差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野炮不可以拆卸由马匹背负运输,山炮则可以拆卸放在马背上。
野炮一般只能用马匹或者车辆拖曳来机动,也就是马车汽车拖着一门炮走。那么自然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条路必须要能允许马车和汽车通过,换句话说,对于道路是有一定要求的。
山炮则可以拆卸成多个部分,由马匹背负,只要马匹能够走的地方,山炮就可以到!
这样一来,山炮就可以通过很多复杂地形,几乎只要步兵可以作战的地域,都可以使用山炮,山炮的机动性是极强的。
相比起来,野炮不行,它的使用受局限,只能在交通较好,地形比较平坦的地区使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炮其实更适合公路状况恶劣,地形复杂的中国,因为民国时期,中国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
不过就炮本身来说,野炮各方面都远超过山炮一大截。因为要考虑山地作战的轻量化和易于拆卸,山炮不可避免的要减弱一定的性能。
相比山炮,野炮的射程更远,射速更快,威力更大,精度更高。
简单来说,如果都是在固定阵地对射,野炮明显比山炮要强过一大截,山炮不是野炮的对手。
所以,在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初期,野炮仍然是各国军队主要的轻炮兵力量,是无可取代的。
在抗战时期,中国的野炮数量本来就少,来源更是非常单一,仅仅为三种:法国施耐德Mle 1897 75毫米野炮,德国克虏伯75毫米系列野炮,苏制76.2毫米系列野炮。
其中使用年代最久,作用却最小的是法国施耐德Mle 1897 75毫米野炮。
虽然如此,它的名气却最大,在一战之前它是完美野炮的象征,是野炮的明星。
它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做法国小姐!!!
这也说明了法国炮兵对于这门火炮的高度喜爱,把它当做自己的爱人了。
---------------------拿破仑亲自校对火炮,当时步兵武器的威力有限,火枪威力弱,命中率低,射程近,火炮就成为中远距离唯一的杀伤武器,非常重要!只是,当时的火炮自然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老式法国火炮,就是所谓的刚性炮架,炮架和炮身是固定在一起的,一开炮,整个火炮就会往后后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