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武器研究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都用哪些枪?长见识了!
来源:百家号   2019-01-15 14:34:13

  盒子炮:中国又称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在中国也称为匣子枪。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

  新四军进行村落战越墙训练的照片,上面的战士手持安装木质枪套肩托的盒子炮 。

  勃郎宁M1900式手枪:枪牌撸子,是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早期大规模生产的第一种约翰·勃朗宁自动手枪。上海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大量仿制此枪。

  抗战中使用勃郎宁M1900式手枪的一名国军女兵。

  汉阳八八式步枪:又称老套筒或汉阳造,由张之洞所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获得德国授权生产的1888年式步枪,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在清末一直到朝鲜战争都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步枪之一,在军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军队的代表性武器。

  抗战时期军队训练中,前方三位士兵使用了汉阳造步枪。

  中正式步枪: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抗战爆发初期使用中正式步枪的国军88师士兵。

  莫辛-纳甘步枪: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枪声清脆,有如水珠溅落,因此中国人为莫辛-纳甘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绰号“水连珠”。

  1942年,远征军入缅时史迪威将军的卫兵配备的莫辛-纳甘1891步枪。

  春田M1903步枪:在1903年6月19日被批准作为美军制式装备的。这支走过百年岁月的"老枪"沐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亲历了无数次战火硝烟。它是美国士兵的最爱,这为它挣得了最长的服役记录。抗战开始后,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

  1944年昆明附近山中,中国银行前一个部队,该部队全部使用春田步枪。

  ZB-26轻机枪:又称捷克式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但采购了ZB-26轻机枪,而且大量仿造ZB-26。

  1942年,国军第185师士兵进行捷克式轻机枪训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