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图为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驻守北平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反击日军进攻。
日军炮轰宛平城。
日军在卢沟晓月碑前庆祝胜利。
日军组织随军记者在卢沟桥采访。
1945年中国军队重回卢沟桥。
1945年,中国军人站立在卢沟晓月石碑前。
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图为日本相册里的卢沟桥地图。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卢沟桥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图为日军侦察机拍摄的卢沟桥和宛平城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图为日军在丰台的驻扎地。
日军立即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二等兵志村菊次郎,日军八中队新兵,就是他在演习中的走失成为双方开战的导火线。事后日方也承认志村是因为刚入伍,缺乏经验而走丢,但这个导致战争的“小人物”没有受到任何惩罚。1944年,志村在缅甸死于孙立人部中国远征军之手。
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图为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中佐,发动对宛平攻击的直接指挥官,一九四二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美军的战斗中战败自杀。
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图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地龙王庙。
1937年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图为日军炮击宛平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