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历史不容忘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流砥柱》摄影展”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展出。本次展出的部分作品为首次向公众展示,这些图片的面世,对于深入研究抗战历史,构建中国摄影史的完整体系,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这是抗战时期14位中国战地摄影师的第一手文献,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这里展出的图像,生动鲜活地描绘了70年前中国抗日战场上的抗战生活和精神面貌。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推出。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正面战场的英勇无畏、敌后生产建设的如火如荼,训练作战的艰苦多辛,文娱生活的丰富多彩……不同的画面,展现了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拍下这些珍贵画面的摄影家,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才华和使命,关注时代,关注历史,给中国抗战史留下了宝贵的影像档案。这既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时代氛围将个体的艺术造就托举起来的最好注释。
重温抗战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画卷,重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这是新时期艺术家们的责任,也是我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必要之举。
图为1936年,在前线瞭望的军人。摄影:方大曾。
图为1936-1937年,运送军用物资,摄影:方大曾。
图为1936年,军事训练。摄影:方大曾。
图为1936年12月,欢迎周恩来重返延安。摄影:童小鹏。
图为1937年8月,黄河之畔,改编东渡出师抗日。摄影:苏静。
图为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摄影:苏静。
图为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做《论持久战》报告。摄影:徐肖冰。
图为1939年2月,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作报告。摄影:叶挺。
图为1940年,“四
图为1940年,我军在华北地区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前线指挥。摄影:徐肖冰。
图为1940年8月,井陉煤矿八路军机枪阵地。摄影:沙飞。
图为1940年春,朱总司令在太行。摄影:罗光达。
图为1940年代,马术表演。摄影:郑景康。
图为1940年代,铁水。摄影:郑景康。
图为1940年冬,北岳区反扫荡战斗。摄影:沙飞。
图为1941年,《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抗敌剧社游击区宣传演出,由郑红羽、胡朋饰演。摄影:赵烈。
图为1941年,冀东子弟兵开会讨论中。摄影:雷烨。
图为1941年,冀东子弟兵塞外山岗上的晚炊。摄影:雷烨。
图为1941年4月4日,河北冀中安平县,儿童团员们庆祝“四
图为1942年,河北冉庄,地道战。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2年,平山县儿童团向参加志愿义务兵的48名自卫队员致敬。摄影:罗光达。
图为1942年,太行八路军出击晋中攻打祁县。摄影:高帆。
图为1943年,河北冉庄,地道口。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3年,民兵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埋地雷。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3年,苏北青年参军。摄影:张爱萍。
图为1943年,组织起来。摄影:吴印咸。
图为1944年,渤海之滨,渤海上的八路军部队。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4年,河北冉庄,民兵从地道转入地面工事伏击敌人。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4年,河北冉庄,游击队员由地道转上房顶。摄影:石少华。
图为1945年,郑景康在延安拍摄。
图为1945年8月,河北张家口,乘车西进。摄影:石少华。
图为保卫国土,保卫家乡。摄影:沙飞。
图为1941年,129师领导在太行山区涉县,右起:蔡树藩、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摄影:高帆。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