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声明》
1937年8月,当中国军人在淞沪战场与日军鏖战之际,一位美联社记者在三个月里完整记录了淞沪会战全过程,包括在著名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的“八百壮士”。这个美国人叫海岚·里昂(Hyland Lyon),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张学良家的信使和保镖。
四行仓库坐落于苏州河边,在公共租界的西北方,是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家银行共同建设的储备仓库,遂被称为“四行仓库”。仓库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墙,地形易守难攻。1937年10月26日,淞沪抗战大场失守,中国军队全线撤退至沪西苏州河南岸。
由于战略需要,为了拖延日军进攻速度,中国军队必须坚守四行仓库。作为坚守阵地的校团副谢晋元收下士兵共有410余人,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号称800人,这便是“八百壮士”之说的由来。“八百孤军”抱定必死的信念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后,因为租界强力要求维护中立地区(租界)的安全,最高统帅部下令孤军停止战斗,在10月31日撤离四行仓库。上海警备司令杨虎被安排与英军将军斯马莱特会面,会议决定第524团撤至公共租界,并和正在上海西部战斗的第八十八师汇合。10月31日午夜至11月1日凌晨,谢晋元带领376人分小队分批被缴械撤入公共租界。最终三百多人被送至公共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的胶州路孤军营进行隔离。
有关八百孤军撤出四行仓库的报道,迄今为止至多只有极少几张有关他们从市中心跑马厅前往胶州路孤军营的影像。至于他们如何从四行仓库撤退并前往市中心跑马厅的,则一直缺乏相关资料,里昂在1937年10月31日的深夜至凌晨一直跟随着800孤军撤离,拍到了三十多张人们从未见过的此段历史的珍贵照片,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原了许多难忘的瞬间。
这场战役整体是悲壮的,75万中国军队,最终付出了29万的伤亡。日军最多时投入只有28万,但日方陆海空协调作战,军人在轰炸机和炮舰大炮、陆军火炮的掩护下作战。而中国军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血肉之躯迎战强大之敌。图为闸北阵地上的中国军人。
人们说起淞沪会战,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很多当时参与过战斗的将士回忆起来当时情形,都会说那时候真是血流成河。一个师上去,两天就打光了。新来的士兵不教立正不教稍息就教打枪,有些人就是抓来的壮丁。图为闸北阵地上的中国军人。
淞沪战场,国军阵亡校尉级以上军官近千名,其中少将以上军官10余人(不包括牺牲以后追晋者)。其中88师264旅旅长黄梅兴是战中牺牲的第一个将军;78军18师师长朱耀华举枪殉国;67军军长吴克仁为掩护大部队撤退牺牲。图为战场上的将领,中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
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战役,其中最为鼓舞人心的便是“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的联合仓库。图为中国军人在四行仓库周围的演习。
1937年10月26日,大场失守,国军向苏州河南岸转移。为了获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支持,蒋介石认为有必要留下少量兵力,坚守苏州河以北地区。这个重任就落到了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的肩上。图为“四行孤军”在保卫战打响前,在仓库周围演习的情形。
谢晋元率领一个营411人的兵力,对外号称800人,在10月27日进驻四行仓库。此时其他友军都已撤离。谢晋元对大家说:“现在我们四面被日军包围,这座仓库就是我们的根据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就要同敌人拼到底。”图为“四行孤军”在仓库周围演习。
当日军发现四行仓库里还有中国守军时,立即发起了疯狂的进攻。谢晋元率军死守四行仓库4天4夜,以极小的损伤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上海女童子军杨慧敏与著名记者曹聚仁将一面中国国旗送到“八百壮士”阵地上,四行仓库屋顶飘起了中国国旗。图为日军轰炸四行仓库情形。
10月29日,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与英军将军会面,决定第524团撤至公共租界。30日,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他当即表示:全体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但经再三电令,才不得不退入租界。1937年10月31日凌晨,谢晋元执行上峰命令率部撤退到公共租界。
411名战士还剩下370多名,士兵们被要求缴出所有的武器。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没有流一滴眼泪的壮士们,那一刻都哭了。图为往公共租界撤退的四行孤军。
孤军们相继登上公共汽车,车厢上还写着“定备车”字样,车门前有英军持枪而立。当天,“八百壮士”被转移到沪西余姚路一片15亩大的空地上,与胶州公园仅一墙之隔。四周被铁丝网围着,有租界的白俄士兵监守,不许他们走出半步。
1941年4月,谢晋元被叛徒暗杀。1941年12月,日军占领英法租界,四行孤军们顷刻变成日军俘虏。半年后,“八百壮士”被拆散,一部分被遣送至杭州、南京做苦役,一部分留在南京拘押。还有一批,则被押送到远洋之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做苦役。图为往公共租界撤退的四行孤军。
再回到淞沪战场。1937年11月8日晚,南京统帅部命令淞沪战场大军全线后撤。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国军三路大军指挥失控,大撤退变成大溃退。整场淞沪会战,中国军人死伤29万人。图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的人对伤兵进行治疗。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南市失守,上海沦陷,部分中国士兵退入法租界。摄影师里昂在南市通往法租界的交通要道之一的枫林桥驻守,拍摄了中国士兵进入法租界的情形。图为两位国军伤兵通过法兵哨卡。
中国士兵退入法租界的过程中,一名国军士兵和一名法国士兵在一起合影留念。
摄影师海岚·里昂在那些极端困难的环境里,不分白天昼夜,用镜头记录下了残酷、死亡、伤痛的画面。图为“八一三”淞沪会战之战俘营中的中国军人。
海岚·里昂在日记中写道:“上海,(1937年) 9月1日,星期三,我亲眼目睹了6000名惊惶失措的居民疏散的每个过程,以及他们撤退的悲哀场景……运送难民的卡车被命令停在路边,一名日军陆战队的士兵手里握着刺刀,不明缘由地朝车里看。”图为难民。
他(日本士兵)仔细检查了每一位乘客,似乎没有值得怀疑的对象。这名士兵跳下车,挥手放行,然后走向下一辆车。但是车里可怜的中国人已经像去过地狱一般。当日军士兵跳上车的时候,汗水从一些难民额头滴落,更多人则在颤抖。”图为上海街头的难民。
图为淞沪会战期间,无家可归的难民。
海岚·里昂参与开辟中国西南、西北的诸多航线,在中国现代航空史上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保存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有关资料,甚至可以改写这段历史过程;他记录了残酷的“淞沪抗战”,向世人展现了那段不容篡改真实历史场面;他多才多艺,是赛车手,同时拥有驾驶飞机驾驶执照,也是好莱坞舞台上的演员,拥有版权的作曲家,也是业余而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家。
他为人忠诚,成为张学良及其家族之间的信使,张学良家眷的保镖、财务经理人,以及张学良私密文件的保存和守护者;他与当时中国社会上层保持着良好关系,尤其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等军政要员;他兴趣广泛,爱好各种收藏,钱币等;爱好民俗、风景摄影,爱好演艺和音乐。
“西安事变”之后,里昂在为张学良家族服务的同时,还接受了美联社的邀请,成为美联社的一名摄影记者。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时,里昂正在上海,在战争期间,他奔赴各个惨案和事发地点,拍摄了近三千张珍贵照片,留下了一份难以估量的关于淞沪抗战的详细历史资料。其中许多场景的照片均是首次披露,极为重要,例如八百孤军撤离四行仓库的资料就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
里昂生前所收集保存的一切,无疑是为了将来的一部他在东方经历的传记,很可惜他自己没有完成,只这里断断续续的展示出来,里昂所思所想已随他离世而去。至于里昂为何没有完成自己的传记,里昂夫人有一段令人值得玩味的话:他计划写关于他在中国历险的书,但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以为明天一定会到来,1973年他去世了,这本书也随他而去。或者是他知道的太多了,我记得他说过的话:“如果我说出一切我所知道的,很多人头会滚落在大街上”。这批影像和文献资料就是里昂的生平传记,他的故事值得后世铭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