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回忆:后腰疤是日本刀捅 手是手榴弹炸的
来源:国学大师   2020-11-10 17:09:53

  王澎:曾经活捉日本兵

  王澎是山西襄垣人,1923年3月生,1942年入党,1982年离休。王澎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多场战斗,并一直在云南生活到现在。

  1943年5月,在襄垣一个乡村里,他带着12个民兵在一个山头上,看到一个日本兵拉着毛驴,他上去一下抱住日本兵,并躲开了对方的匕首。随即,其他民兵一拥而上,抓住了日本兵。没想到,几分钟后,其他日本兵追了过来。无奈之下,他和战友将该日本兵捆了丢在一个深坑里,赶忙散去。几小时后日本部队离开,他们又返回来找到坑里的日本兵。此后,按上级指示,王澎和其他民兵带着这个日本兵,赶到了武乡县的119师师部。

  李磁臻:7块弹片永留身体里

  李磁臻一直和女儿生活在世纪城,儿孙满堂的他如今已98岁。

  李磁臻当过侦察兵,参加战斗时曾经2次受伤,现在还有7块弹片在身体里。“我后腰上的伤疤,是日本人用刺刀捅的;身上的7块弹片,是手榴弹炸的。”李磁臻记得,1946年,时任解放军某部连长的他,指挥连队攻打山西赵城。“攻进城后我们搜索一栋3层楼的大房子时,里面的残敌突然扔出一颗手榴弹,我被炸伤。虽然部队医院及时为我做了手术,但还有一些弹片一直无法取出来。”

  因为在部队负过伤,随部队到云南后,李磁臻一直在嵩明某单位上班,离休后住在昆明。

  李保生:传递情报5年未有差错

  山东阳谷县人李保生,1925年出生,1939年参军。曾参加过大李庄战斗、聊城战斗等。解放后在驻滇部队服役,副师职岗位离休。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李保生在叔叔的介绍下,到当地第一游击区当兵。他表面上是给叔叔做通讯员,实际是游击队情报联络员,为游击队提供情报。传递情报5年,他一次也没有出过差错。

  “我与日本人战斗,负伤2次。解放战争中,负伤5次。” 李保生摘下帽子,额头上,有条子弹擦过留下的凹痕,太阳穴上方,还有被炮弹皮擦过的痕迹。

  他说,现在日子好过了,国家发展了,强大了,但不能忘记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