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人:强勇 男,1923年出生于山西子长县。1934年参加红军。平型关战斗中,在一一五师主攻团六八六团团部当司号员。退休前任北京军区装甲兵技术部副部长。
指挥所就设在老爷庙后面的山上,指挥所很简单,也不构筑工事,团指挥员在哪儿,哪儿就是指挥所
1937年,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我被编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改编还没有完全结束,我们的部队就奉命开往山西,先在风陵渡口过了黄河,步行到侯马,坐火车到原平,再步行到大营镇集结。
9月24日大约是临近黄昏时出发的,急行军前往平型关,上级命令拂晓前必须到达指定的埋伏地点。我们冒雨前行,雨下得太大,一路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洪。那年我才14岁,身体也不是十分健壮,每次遇到山洪河沟时,害怕被洪水冲走,我就使劲拽住马尾巴,紧跟着部队前进。
天亮前,我们到了平型关。六八六团是平型关战斗的主攻团,团指挥所就设在老爷庙后面的山上,也不构筑工事,团长到哪儿,哪儿就是指挥所,指挥所随着战斗的转移而转移。
当时我们的团长是李天佑,副团长是杨勇,参谋长是彭雄。打平型关那天,我和我们团部的司号长杜席斌同志一步不离地跟在团首长身边,随时听从指挥员下达的战斗命令。
部队全部埋伏好不久,日军毫无警觉、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向平型关开来,进入了我们的埋伏圈。团首长一声令下,司号长和我吹响了冲锋号,全线就打响了,日军没有反应过来。从山上往下看,他们的队伍当时就乱了。
被打散的敌人躲在窑洞里不出来,我们的战士就一个窑洞一个窑洞地找
打了整整一天,快黄昏时,战斗基本结束了,但是山下的敌人仍然在顽强抵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真是疯狂。我们把他们的队伍打散了,河沟岔子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一股股的。我们的战士们就一股股地打他们,他们死不投降,被打散之后,就隐蔽起来,继续抵抗。
山沟里有很多空窑洞,其实就是黄土墙上挖个洞,也不知道老百姓拿它做什么,反正挺多的。被打散的敌人就躲在窑洞里不出来,我们的战士就一个窑洞一个窑洞地找。
那时候团部与营部传达命令除了有军号,还有手摇电话。打仗之前,通讯员背着一捆一捆的电线,把线接起来,接上电话,就能联系上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