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我的抗联岁月》 资料图
1923年我出生在黑龙江依兰县德裕镇舒乐村北白家屯。我3岁时就失去了母亲,在跑腿窝棚里和父亲刘武,伯父刘文,叔叔刘双、刘宝及哥哥刘殿奎一起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1931年,生活维持不下去了,我就跟着家里人搬到了松花江南涌泉乡阿木达屯。我的父亲是抗联地下交通员。当时,抗日地下人员在周围活动十分频繁,当地已经是抗日的红地盘,成立了很多抗日救国组织,我们家也成了抗日的堡垒户。
我是1936年下半年参加的抗联三军,当时三军的驻扎地在四块石山(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依兰县与铁力市交界处,属小兴安岭山脉)的西北部,军长是赵尚志。我起初在三军稽查处,后来调到被服厂工作。
那年我14岁,也能干不少事情呢,比如打仗时送子弹、送水、抢救伤员。我们几个战士往回抬伤员,抬不了就背着。怎么背呢?比如有战士腿坏了,我们五六个人,两个人抬脑袋,一边一个抬手,还有一个抬腿,就往我身上一放。我没少扛!当时还治好不少伤员呢。
1937年的秋末冬初,由于抗联部队吃粮紧张,司令部派我哥哥刘殿奎下山去白家屯,找我父亲搞点粮食。那年我哥哥18岁,葛文魁说:“你领几个人下去吧。”我哥说:“不用,那样目标太大,我自己下去晚上顺窗户进屋。”我哥哥回家之后,叫来邻居白老六和我爹商量弄粮食的事情。当时我们的邻居是个特务,姓焦,他偷听到了弄粮食的事情,没等天亮,就去舒乐河街日本守备队报信了。我哥哥他们不知道,那天早上,白老六一大早就来找我哥,说“殿奎快起来,咱俩抓蛤蟆去”。“好!”我哥哥答应着。就在他绑腿穿鞋准备出门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声音很嘈杂,我爹跑进来说:“不好!日本人的马队来了,后边还有一个大棚车。”我哥哥赶紧把马牵出来,还没来得及骑上,就已经被包围了。当时我在屋里,没敢出来。
我爹、我叔伯、我哥和白老六,一共被抓去5个。日本人一连审讯了五六天,让他们说出抗日部队的情况。他们5个人什么也没有泄漏,只是说自己是良民,不知道抗日军的事情。日本人见他们什么也不说,就动大刑,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开水烫头,他们5个有的腿被打断,有的头皮、头发被烫掉了,但是始终不吐实情。日本人一看问不出来什么,就把他们一个一个装进麻袋扎上口,扔到松花江里淹死了。日寇残害了我的亲人和白老六以后,第二天又来到白家屯,一把火烧了整个村庄。全屯十八九户人家的房屋、仓房和衣物财产全部化为灰烬。我的另一个叔父刘双,在乡亲的掩护下,改成了姓白的,才免落虎口。村里幸存下来的100多口人也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就是松花江西岸远近皆知的“火烧白家屯”事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