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老汽车兵回忆滇缅交通生命线
来源:北京晚报   2022-09-04 14:40:25

  二战时我是一名汽车兵,曾参加过史迪威公路修筑的全过程,曾往返颠簸在滇缅公路上,为了运送军需物资,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更是许多次——— 

  “24拐”曾是驾驶兵的必修课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各种物资的运输量大大增加,为了尽快培养技术人员以应战争之需,1938年在贵阳成立了国民党汽车军官学校,作为第二批学员,我于1938年下半年起,接受了为期一年的培训。在我们的课程表中,有一门课叫汽车公路长途驾驶,训练的行车路线就是贵州的“24拐”地段,这是每名学员的必修课。在半个多月的集中训练中,我们驾车来来回回在此路段内跑。这段路确实险要,山顶海拔高,碰上阴天,山下下着雨,山上却常常是阳光普照,太阳就在云彩里,驾车盘旋在山顶,就像行驶在云雾中。

  最后一次经过“24拐”已是日本投降以后,我们驻印度的辎汽六团奉命回国,我们连一百多辆美国十轮大卡车,由印度满载枪支弹药及医药器材等军用物资,返回中国境内的目的地贵阳。

  比“24拐”更险的是“72拐”

  其实,从贵阳往重庆去途中的“72拐”要比“24拐”更为险要,一是因为这段路更长,再有就是要经过一个当地人称“掉死崖”的地方。那是“72拐”最后一个弯,先往右拐,紧接着往左拐,刚拐过去就要急右转弯过桥,过了桥再往右拐才能上大路,若碰上对面来车,躲都没法躲,我们都管这儿叫“鬼门关”。每次走“72拐”,下到半山坡时,司机一般都要停车休息,因为刹车毂都磨红了,有的人会打来山泉水往轮毂上浇,好节省点时间。不过,在滇缅、滇黔、黔渝、川滇等主要公路上,每个险要之处都有警示牌提醒大家,牌子上画着一个巨大的骷髅头形。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贵阳流传着的关于“三无”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家无三两银。然而,就是这样的穷山恶水,却成为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保障国内各种战略物资运输的交通命脉。

  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均无“24拐”

  1942年史迪威公路开始修筑时,我所在的汽车六团二连是先遣部队,率先抵达了印度的利多小镇,后一直为筑路大军运输给养物资,直至公路全线贯通,并于1945年初参加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当时的筑路大军由美国的一个机械化工兵营、中国的两个工兵营和印度当地的民工组成,浩浩荡荡10万人。据我所知,公路由美国技术人员通过直升机勘察确定路线,拐弯及路面坡度设计均有严格要求,没有急转弯,更没有连续“24拐”,大部分是沙石子路面,从利多小镇出来还有一段是柏油路面。当然,这条路要经过喜马拉雅山脉人称“野人山”的原始森林,高处有山顶,低处有沼泽,其艰险难行也是可想而知了。

  至于滇缅公路,我知道那是南洋华侨捐资修筑的。1941年底,由于日军切断滇越铁路和香港补给线,援华进口物资只能运抵仰光,再经惟一通道滇缅公路辗转运回昆明。我们常常不分昼夜地颠簸在这条路上,这条路最险要的便是怒江天堑惠通桥。两面是峭壁,桥下是滔滔江水,车子开上那不宽的钢索吊桥,边剧烈晃动边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更惊心动魄的地方了,也没有“24拐”。

  至今还有美国和日本的媒体将“24拐”说成是在滇缅公路内,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才短短几十年,历史的亲历者尚在,而所记录的历史就出了差错,还是及早澄清为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