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金东抗战队伍里,那些“潜伏”的身影
来源:金华晚报   2015-07-03 10:04:13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金华大地,涌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日人物和事迹。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或潜入日军阵营,或用商店老板的身份做掩护,送出了一份份珍贵的情报,为我军抗击日寇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数年前到现在,本报通讯员郑朝舟寻访了金东区部分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人,整理出了隐蔽战线上的金东抗战力量,揭秘了一个个真实版的“潜伏”。如今,有些抗战老兵虽然已经作古,但他们的事迹依然荡气回肠。

  在金东区曹宅至潘村的03省道附近山坡上,有一个名为“胜寇亭”的纪念亭。这是上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为了纪念“莲塘潘伏击战”牺牲的战士,特地建造的一座烈士陵园。

  在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王金松烈士的名字,他就是当年给日军当翻译的八大队情报员。正是他发出的重要情报,使一股日军在莲塘潘被金东抗日武装一举歼灭。

  然而,在日军据点当翻译官的王金松不可能直接将情报送到八大队手中,那么,这中间有谁?他们是如何完成情报传递的?金东抗战中的情报工作又是如何展开的?

     

  瓮中捉鳖的伏击战

  1945年5月,日军黑棋小分队进驻金东曹宅大祠堂。12日晚,日军开了一个紧急秘密会议,决定第二天到潘村抢粮。

  黑棋小分队里有个叫王金松的诸暨人,给日军当翻译,是八大队内线情报员,人称小老王。当晚,王金松将“明晨黑棋分队要到潘村抢粮”这一消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折好交给了热恋中的女友贾桂仙,并吩咐她速送给情报员贾根松。为了不让日军发现,贾桂仙盘起头发,把小纸条塞进发髻,顺利通过了关卡搜身。

  贾桂仙是贾根松的侄女,曹宅贾店人。贾根松接到情报后,当夜将纸条交给潘村白渡情报组长张启圭的手里。张启圭看到这一紧急情报,马上连夜赶到源东丁村八大队总部,报告给了八大队大队长李一群。

  八大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袭击日军。

  会议经研究决定,先由侦察员越过潘村,靠近曹宅日军据点监视敌人。

  后由特派员陈雨笠和大队长李一群率领三中队、特务中队两个中队的兵力,埋伏于莲塘潘村至金华道路两侧高地夹击敌人。

  潘村位于金义、金浦两大道交会处,是金义浦兰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西南门户,也是日伪企图控制的交通枢纽。

  午夜后,八大队离开源东驻地,赶到潘村西头通向曹宅大道的两侧小高地(即路东隔西的后山与路西的殿岩山、石岩一线小高地),分头进入预定的伏击位置埋伏。

  13日凌晨,侦察员回来报告:敌人离这儿还有一公里,共有24人。李一群立即让通讯员通知两个中队,做好战斗准备。

  过了不久,日军出现了,前面带路的是翻译官王金松,随后日军迎着太阳旗,排成一字纵队,朝莲塘潘村进发。

  等日军全部进入埋伏圈,李一群一声令下,战士们从两侧高地集中火力射向行进中的日军。

  日军措手不及,腹背受到夹击,慌乱中,日军纷纷跳入路边小溪,以溪岸为掩护进行抵抗。

  八大队居高临下,夹击日军。这时,冲锋号响起,战士们迅猛冲向溪边。

  激战一小时,共击毙黑棋小队长及19名日军,生俘5名;缴获三八式机枪1挺、掷弹筒2只、步枪15支及一些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次伏击战中,八大队特务中队副班长徐中秋、战士傅关森、三中队战士余关乐和内线情报员王金松4名战士光荣牺牲。

  敌营策反的情报员

  贾根松通过传递这一情报,成为八大队的一名侦察员。后随部队北撤,参加了淮海战役、上海战役、莱芜战役,成了一名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

  在贾根松这条情报传递的链条上,我们注意到一个重要情报传递人———潘村乡白渡村的张启圭,贾根松是他发展的外线情报员。那么,张启圭是怎样一位历史人物?

  张启圭原是保长、拳教师,金华沦陷后,他拉起了约有50支长短枪的队伍。不久,又同日军在曹宅的特务机关挂上了钩,投靠了日军。此时,八大队虽然刚成立,却已引起了日军在金华指挥机关的注意,他们千方百计要消灭这支抗日自卫力量。日军为网罗爪牙,委任张启圭为“宣抚”第二大队大队长。不久日军对张启圭失去信任,缴了他的枪。张只带了10多名部下、五六支枪,逃回了老家白渡村。

  当时,八大队对他的态度有不同主张,有的主张消灭之;而以特派员陈雨笠为主的意见主张争取他,争取不过来再消灭他,并决定派八大队参谋长施枚前去做工作。

  1943年下半年,张启圭通过其亲戚来找施枚,对过去投靠日伪的罪行表示忏悔,并想替八大队做情报工作,戴罪立功。后经党组织批准,在曹宅一带建立了以张启圭为组长的情报组,搜集日伪情报。

  张启圭没有辜负党对他的教育和挽救,他利用过去的旧部关系继续靠近日军做内线工作,为八大队提供情报。当时,王金松曾是张的手下,张逃出后,就利用这层关系,多次做王金松的策反倒戈工作,最终将这位日军翻译官发展成了可靠的内线情报员。

  莲塘潘伏击战中,李一群大队长的机枪一响,黑棋小队长马上反应过来,是情报泄露了,情报员王金松来不及逃离,就被日军开枪打死了。

  无处不在的情报站

  莲塘潘伏击战,新四军金萧支队第八大队准确地利用内线情报,歼灭了整个日军分队,缴获了全部武器,受到了浙东纵队司令部的传令嘉奖。伏击战重创了金东曹宅日军据点的力量,打击了日军气焰,极大鼓舞了金东军民抗战斗志。

  1942年5月下旬开始至1945年9月的三年抗战中,金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情报联络工作,在与日军作战、惩治汉奸特务、铲除内奸叛徒、镇压地方土顽恶霸、清剿散兵游勇、改造收编土顽恶霸武装、策反与派遣等武装抗日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4月的一天,八大队领导的金东独立区队派情报员将俞荣和引到孝顺据点外的王店村,埋伏在村旁的短枪队员迅速将其抓获,带回金东傅村公审后被就地处决。俞荣和,金东浦口村人,是个大汉奸,人称“大雄鹅”。金东沦陷后,他投靠日军,当上了孝顺维持会副会长和情报组长,多次带领日军扫荡金东抗日根据地,抓捕抗日干部及其亲属,到各村抢劫放火,残害百姓,群众无不切齿痛恨。

  抗战初期,在金东义西一带,中共党组织建有秘密交通情报联络站,农协会、自卫队等许多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也承担了部分侦察情报和交通联络工作。

  1942年5月,中共义乌县委委员杨民经受命在义亭和金东孝顺镇,分别建立了情报组,负责人为鲍七弟和方白(方四弟),负责掌握这两镇的日伪军活动情况。7月,又在傅村建立金东联络站,在吴店建立义西联络站,在杨文清家里建立柳村联络站。

  1943年2月,为了掌握日、伪、顽活动情况,金东抗日武装部队在金东傅村等地设立情报点,由傅村人傅恂浒负责。主要情报来源于孝顺与义亭两个火车站的日军据点,掌握的情报由傅村情报点直接送给武装部队的活动中心,即金东杨家与义西吴店等地。同月,八大队设立了情报站,总站设在义西吴店王村。下设金东分站,分站下设沈店、曹宅、塘雅、孝顺、太阳岭等情报组。

  情报组设立后,情报工作日益活跃完善,武装部队的情报、党内情报、地方政权情报等都及时、准确地送入情报站。6月,成立金东区委情报站,负责人是傅德森。8月,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进一步扩大情报网点,把党、政、军的情报工作渗透到抗日根据地的各区、镇、乡、村,金义浦自卫委员会办事处八大队决定将情报站正式改名为“情报联络总站”。

  情报站(总站)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情报网络系统,在日伪据点、游击区、交通要道、根据地内都设有情报网点、情报员和以地下党员为骨干的义务情报员,开展情报的收集、传递等工作,以便根据地领导及时主动地掌握敌情,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保存、发展自己的力量,巩固发展并扩大根据地。

  情报站有四条组织原则:一是直接联系,横向不发生关系;二是双线情报,核实真假;三是严守机密,不泄露情报;四是及时准确,忠诚情报工作。

  运转自如的情报网

  随着金东抗日根据地一整套严密情报网络系统的建立,其情报传递和运转方式也更加灵活自如,主要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打进去,即利用关系派人打进敌人内部,直接加强内线情报工作。当时,在孝顺火车站日军据点,八大队突击队队长杨民经通过关系将铁路警察宋寿海发展为情报员,宋寿海通过经常给日军打鸟、捉黄鳝的周樟清送出情报;地下党又将在曹宅日军据点内当翻译的内线王金松发展为情报员,王金松通过做生意开方乾记商行的方白送出情报,而王金松与宋寿海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身份,互不联系,双方都受情报纪律约束。

  第二种是拉出来,即通过各种关系,把日伪顽阵营中的翻译、便衣暗探、伪职人员甚至日本官兵拉过来为金东抗日武装做情报。这种方式又与对敌工作结合在一起。如曹宅日军据点,先由八大队家属吴碧如利用邻居的亲戚关系,找到曾受金华日军宣抚部缴械后反正回来的原伪军大队长张启圭做工作,将其当时在曹宅日军据点当便衣暗探的旧部姜根彩、张富根拉过来,为八大队送情报。在孝顺、义亭这两个较大的日军据点,就布置了两条线。在孝顺,一条是通过镇上的情报组负责人方白,以“信泰源”商店的小老板为掩护,由他联系日伪便衣暗探将有关情报送出。另一条线是由寿溪乡自卫队(后改为独立区队)队长俞绍安在孝顺维持会内部物色情报员。情报先送乡自卫队联络员,再送傅村联络站。这两条线的情报员互不了解,对各自送来的情报可互相核对,万一其中有一条线出了问题,也不致断了情报。

  第三种是坐探式,就是依靠党员或通过各种关系,找日伪据点内(或旁边)可以监视日军行动的人员为秘密情报员。如西楼(铁路桥)敌据点,由西楼的金东区委委员傅德森负责。鞋塘日伪据点的情报是通过一个以唱道情、开茶店为业,名叫“滴”的人收集,送胡塘转送祝村,再送傅村联络站。

  金东根据地的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八大队,不仅要对付日军的疯狂扫荡,而且还要对付汪伪汉奸和土顽恶霸的侵扰及顽固派势力的渗透。在日、伪、顽势力聚集且敌强我弱的局势下,金东抗日根据地的情报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整个情报网络成了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许多重要情报对日伪据点的人员、配备、番号、武器装备、活动情况都了如指掌。金东傅村、鞋塘、潘村等集市虽离敌伪据点有5公里左右,但只要敌人一出动,就有情报传到,从而保护群众及时疏散。健全的根据地情报工作,为金东抗日根据地获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和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