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湘乡,1944年日军占领湘乡县城。日本兵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在湘乡犯下了滔天罪行。作者当时年纪尚幼,但已有一些朦胧的记忆,加上大人的述说和史料的证实,依稀还原当时的几个场景片段。
日机炸湘乡
我出生于1940年春,对1943年日本鬼子炸湘乡的事还留有模糊的印象。
一天,我家正在吃早饭,突然警报骤响。我端着碗来到天井边,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飞机从头顶飞过,接着就听到几声巨响,我母亲把我和二哥拉到桌子底下躲避,自己却急得哭起来。飞机声刚一远去,她就不要命地往外跑。当时我父亲在一女校(校址是现在的湘乡二中初中部)工作,我家住在一女校前面涟水上游的学门前。母亲跑着跑着正遇上父亲向家里走,一问,才知道一女校安然无恙,炸弹扔在直四牌楼,他们就往直四牌楼跑,这里住着好友彭道生一家。
到时才知彭家已炸成废墟。他们一家四口听警报响后,彭道生拉着大儿子彭正光往前门走,幸免于难,他妻子牵着小儿子往后门走就不幸遇难了。我母亲守着残缺的遗体伤心地哭了一场。
后来,父母亲就把大哥、二哥和我安置在潭市附近的大坪姨妈家躲飞机。我记得是姨父用小划子接走我们的,姨父叫易元生,外号元回子,我们叫他回子爹爹。船在晚上沿着涟水河逆流而上,回子爹爹又撑篙又荡桨,大哥好像也能帮点忙。从湘乡县城到潭市大坪不知走了多久,只记得沿途有许多筒车,像黑色的怪物,发出各种声音,有点恐怖。
据《悦读湘乡》(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记载:1943年12月24日,一批日机经益阳、宁乡,于7时55分窜入湘乡县城上空轰炸,投弹30余枚,炸死20余人,重伤30余人,轻伤60余人。直四牌楼就是那一次被炸。
逃难途中
湘乡县城沦陷,我家五口人都已事先离开了县城,父亲工作的一女校搬到了月山湾,大哥读书的省立五职搬到了现在的涟源桥头河。
县城沦陷的前一天,母亲带着七岁的二哥与四岁的我逃难。首先是逃到莲花桥,那里驻扎着许多中国军队。待了一晚之后,母亲决定带我们往何家埠(今虞唐镇仁谋村)方向走。母亲把我背在背上,手里打着伞,二哥走在前面,戴着斗笠。前面来了一个中国兵,他蛮横无理地把母亲手里的伞抢走。母亲骂他没良心,我当时很害怕,生怕“兵拐子”开枪……
我们横过潭宝公路(今320国道),沿着莲花桥那边流出的沙河向西北方向走,在四路槽坊(城江桥附近)的一户人家歇息。主人家很好,煮饭给我们吃,还煮了肥肉。在这里我们遇上了另一个逃难的男人,他总是哭,他说,他一家从湘乡县城向外逃,被日本鬼子打散了,生死不明。吃过饭后,母亲再三恳求他担着我们兄弟一起逃难到河家埠,先住下来,再打听他家人情况。他终于答应了。在主人家借担箩筐,担着我们兄弟俩他还是边走边哭,母亲不断地劝慰着他。走到双江口(即莲花沙河与赤石沙河汇合的地方),要过两座桥面仅两尺左右宽的木桥,河里的水很急,母亲提心吊胆,生怕他走不好把我们掉进河里,一再叮嘱我们坐着不要动……大约傍晚时分到达了河家埠的杨树塘,这里住着我的几位舅舅。
那个男人住几天就走了,他家人的情况,我们后来也无从知道。我们就在这里安顿下来,直到抗战胜利,才搬回县城。
据《湘乡县志》记载:1944年6月20日,国民党军队被围困于五里桥、杨金桥、三门滩、新坳涟水河西岸的狭长地带。此时,仓促撤出县城的难民与国民党军混杂在一起,日军用密集火力横加扫射,遍地皆尸。泅渡涟水的难民又遭到西岸日军的射杀,击毙淹死者众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