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八路军一次威震敌胆的战斗:夜袭阳明堡
来源:《纵横》2025年第9期 文/徐元宫   2025-10-25 16:49:20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先头部队第七六九团指战员成功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24架日军飞机,继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之后又一次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敌人,再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实际战绩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的威望,给全国军民继续英勇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以《朱德年谱》等文献中记载的史实以及亲历者的口述,再现当年第七六九团指战员成功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日军飞机这一战斗的前后经过。

  “各级指挥员一定要亲自看地形,亲自侦察敌情”

  在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斗中,由于正面布防的友军没有按照预定计划出击,失去了消灭更多敌人的机会。平型关正面的日军得到从浑源南下日军的增援,稳住了阵脚。同时,内长城线上的日军突破茹越口和阳方口,从东西两侧向雁门关迂回。10月2日,雁门关失守。阎锡山为了挽救山西战局危机,保卫太原,决定利用忻口要隘进行正面防御,阻敌南下,并根据日军分三路南犯的态势,把作战部署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地区,将主力用于中路的正面防御。经过商定,中路归卫立煌指挥,右翼各军(包括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归朱德、彭德怀指挥,左翼归杨爱源指挥。

  为了配合和支援友军的正面防守作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于晋东北袭击张家口至广灵、代县的交通线,并派遣独立团和骑兵营向察南、冀西出击。第一二〇师主力于晋西北袭击忻口至雁门关、宁武至大同的交通线,并派遣雁北支队向长城以北出击。当忻口正面激战时,第一一五师和第一二〇师各部积极配合,在敌人侧翼和后方频频出击,多次截断敌后方主要交通线,击毁日军大批运输汽车,袭击敌增援部队,收复一些县城,使日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10月17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贵部林师及张旅,屡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成功实施的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1937年9月28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并告朱德、彭德怀、贺龙,通报“保定、沧州、献县均失,国军溃乱不堪,卫立煌退石家庄”,命令“我一二九师(缺一个团)接电立即出动,经临晋渡河(后实际经韩城芝川),到侯马上车,在太原补充衣、弹,速开正太路南北地区”。9月30日,刘伯承率领第一二九师前方指挥所和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组成的先遣队,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先行出发东进,开赴山西抗日。此时,正是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之后的第五天。平型关大捷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包括八路军各部指战员在内的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其成功经验自然成为包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内的八路军各部指战员认真研究和学习的重要课题。

图片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凯旋归来

  八路军获得平型关大捷的第二天,即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亲自赶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驻地,与指战员一起总结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和教训。在不久后撰写的《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一文中,朱德对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和教训作了翔实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在此次战斗中,事先曾很好地侦察阵地,看清了敌人的动作、位置,作了适当的部署,选择了良好的出击时机及突出点。突击开始后,我军上下一致,勇猛动作,配合行动,积极地同时向敌进攻。我们完全占到主动地位,以短少时间即将敌压迫在深沟里不利的地点,使敌之优越的技术、兵器不及发扬。而我们可利用火力与白刃杀伤敌人(手榴弹、机关枪等),并能迅速扩大战果,压倒和消灭各个主要阵地上的敌人。因此,取得了这一胜利。

  与此同时,朱德在文章中对平型关战斗中我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作了深刻而有针对性的剖析:“但另一方面,因缴枪时不会喊日语口号,怒声而呼‘老乡缴枪’,以致受伤人员反较突击时为多。再则,敌人对于隐蔽身体,各个利用地形、地物,射击技能,有良好的训练。因此,我军因不善于发现敌人,行近至百米甚至数十米不见敌人,因而受伤者,亦属不少。在争夺阵地中,敌人运动很慢,攻击精神甚差;在肉搏时敌人并不十分顽强,更怕手榴弹。”文章总结指出:“我们以劣势武器要战胜现代化的强敌,在战术上就必须善于灵巧机动地使用自己的兵力和兵器,发挥自己旺盛的攻击精神,选择有利阵地与时机,抓住敌人弱点,集中最优势的兵力与兵器,采用秘密、迅速的动作,出敌不意,突然袭击,进行肉搏,坚决消灭之,否则,即难于成功。”[《朱德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77页]

  而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都高度重视学习和研究现代战争战略战术和军事知识、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也对平型关战斗进行了认真研究。1937年10月10日,他在研究了平型关战斗的整个经过之后,认为“此战得了经验与信心”,“其经验教训有:(一)山地利我不利敌,敌技术兵器减少效力,草鞋比皮鞋好走,快。我先占山顶,一投手榴弹敌就垮;(二)防御要有反突击(逆袭)力量,不可单防,单防终被突破;(三)敌骄,侦察、警戒疏忽,侧后更甚,我们在侧后不怕截(在国内);(四)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先派支队截击沿涞源、灵丘公路前进之敌,打一天,敌伤亡五百;(五)秘密、隐蔽、迅速,使敌不能展开火力;(六)民众工作好,能隐蔽袭敌,民众为我封锁消息,抬伤兵,买粮食方便;(七)敌给养由后方输送,须要截其交通;(八)敌板垣师团最强,但攻击精神不旺盛,防御不愿做工事,警戒、侦察疏忽。死不缴枪。”[《刘伯承年谱》(上卷),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版,第110页]

图片

一二九师挺进抗日前线

  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还紧密结合平型关大捷的经验向第一二九师指战员们阐述应当怎样打击日寇,1937年年仅22岁、时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团长的陈锡联后来的回忆证实了这一点:“刘师长当时45岁,沉稳持重,时时处处有长者风范,对年轻干部尤为关爱”,“他联系第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告捷的情形,说明只要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是可以打胜仗的”。刘伯承还引用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深入浅出地谈到如何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对付新的敌人。刘伯承指出,知己,就是熟悉自己部队的状况、特点,做到知我所长;知彼,就是了解敌人,研究敌人,知敌所短。刘伯承反复告诫:一定不要打情况不明的莽撞仗和稀里糊涂的懵懂仗,一定要搞好侦察和战前准备工作。侦察工作是军队的耳目,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各级指挥员一定要亲自看地形,亲自侦察敌情。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取得战斗的胜利”。(《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在东冶村分手告别之际,刘伯承紧紧握住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的手,再次叮嘱陈锡联:你带第七六九团单独行动,要抓住战机,主动歼敌。第一一五师平型关战斗胜利说明,日军可以打,也不好打。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部队独自行动,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独立自主,果断行事。可以先报告以后再打,也可以打了以后再报。情况不清楚可以随时发电报来问。我们师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的了。第一仗可以打小一点,但这第一炮一定要打响。出师抗日的初战胜利特别重要,不但影响到我们的士气,也影响到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一定不要辜负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期望。(《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由此可见,第一二九师抗日第一仗是在第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的直接激励、鼓舞、振奋下展开的,而且认真借鉴、学习了第一一五师平型关大捷的成功经验。

  “相机破坏其飞机场,应袭其降落之飞机并焚毁之”

  在忻口战役敌我之间殊死鏖战中,日军的飞机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13日,日军在飞机及大炮和战车的掩护下,强渡云中河,向忻口西北主阵地南怀化发起猛烈攻击。中国守军阵地工事被毁,部队伤亡惨重。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战斗异常激烈。在连日殊死搏斗中,中国军队损失很大,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骐、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等在前线督战时相继牺牲。

  日军飞机成为中国军队关注的焦点,这一点从1937年10月15日朱德致国民党军第十四集团军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的电文中就可以得到证实:“我右翼军任务是截断敌人后方交通,打击来援之敌。”这里所说的右翼军,是指忻口会战时第二战区的右集团军,由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和国民党晋绥军第七十三师、第一〇一师、新编第二师等部组成,统一由朱德指挥。

  朱德在向李默庵通报近日八路军部署及战况的同时指出:“我一二九师一个团,在阳明堡、崞县之间截击,望贵部应该照令各师应抽出出击之一团,协我出击之部队一致动作。各阵地守兵务求十分节约,亦同时往阵地远方即汽车路之线游击,并破坏道路,袭击敌之小部队及交通兵,相机破坏其飞机场,应袭其降落之飞机并焚毁之。”朱德还特意强调指出:“上述任务是本军决战的胜负关键,务望晓谕所部自动地努力去争取这一伟大胜利。”[《朱德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3—694页]

  第二天,即1937年10月16日,朱德与彭德怀致电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进至崞县、原平镇东北适当地点,派出多股小部队向原平及其以北积极袭扰,以威胁敌之后路,打敌之来往部队与车辆;主力集结于滹沱河东岸相机使用。[《朱德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5页]同一天,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在团长陈锡联的率领下进抵代县以南的苏龙口村一带,苏龙口是滹沱河东岸一个不小的村庄,顺河南下就是忻口。这里已经是敌后,日军汽车整天在公路上运输,涂着太阳标记的日军飞机接二连三地轰鸣着从第七六九团官兵们的头顶上掠过,战士们气得跺脚大骂:“别光在天上逞凶,有种的下来和老子较量较量!”第七六九团团首长根据敌机出没的高度和时间,判断附近可能有日军的飞机场,找来当地老乡一问,了解到隔河10来里外的阳明堡果然有一个日军的飞机场。

  陈锡联铭记师长刘伯承的“既要积极地寻找机会打击敌人,每战又应加倍谨慎,一定要做到情况清楚,部署周到,动作突然干脆”的嘱咐,决定把敌情彻底搞清楚。听说附近有一个跟日军打过仗的国民党晋绥军的团长,于是陈锡联等人特意前往拜访,以便了解晋绥军与日军作战的经验,同时了解一下日军机场的有关情况。然而,陈锡联等人没能从这位国民党晋绥军团长那里搞到任何情报,因为他们还未及看见日军,队伍就垮了!

  陈锡联带着第七六九团的三位营长进行实地侦察。他们顺着一条山沟走近滹沱河,登上了河边的一座山峰,从山峰上往下看,一览无余。突然,二营营长叫道:“飞机!”大家举起望远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对岸阳明堡的东南方有一群灰白色的敌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空地上,机体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就在这时,大家发现有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打着赤脚、神情慌张的老乡从河边走来。大家迎上前去亮明八路军身份之后,才搞清楚这位老乡就住在机场附近,被鬼子抓进机场做苦力,经常挨打受骂,还不给饭吃,他受不了鬼子的虐待才偷偷地从里面逃了出来。他向陈锡联等人详细介绍了他所知道的敌人机场的有关情况。

  经过实地侦察和这位老乡的详细介绍,陈锡联等人基本搞清楚了敌军机场内外的情况:机场位于阳明堡镇南侧5里之小茹解、下班政、小寨、泊水四个村之间。机场里共有24架飞机,成3列停放,每列8架。白天敌机起飞去忻口、太原轰炸,晚上全部返回机场。守卫部队是日军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大部分住在阳明堡镇,机场里只有一小股警卫部队和地勤人员,约200人左右,集结在机场北端。飞机集中排列在警卫部队的东南侧。防御工事粗糙,仅有一些简单的掩体和掩蔽部。日军对进入机场的公路要塞警戒很严,盘查很细,但是对机场周围疏于戒备。(《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第七六九团指挥员们回到驻地仔细研究了各方面情况之后,决定端掉日军的这个飞机场。确定的作战部署是:以三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摧毁敌机;以一营破坏崞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袭扰、牵制、阻击崞县可能增援的敌人;以二营(欠第七连)为预备队,与团指挥所位于苏龙口镇北侧地区,并以八连位于王董堡,破坏阳明堡西南的交通,保障三营侧后的安全;以团迫击炮连在滹沱河东岸占领阵地,支援三营战斗。

  团长陈锡联和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一起来到担任突击任务的三营,同三营营长赵崇德及三营的连排干部一起研究并确定了端掉敌机的具体战法:以九连在机场北面担任对阳明堡镇的敌军的警戒;十连由机场西南突击,歼灭敌人的警卫部队;十一连由机场东面突击,负责摧毁敌机;十二连为营预备队,在小寨村西北集结待命。至于怎样干掉敌机,有人主张用柴草烧,有人建议用刺刀戳、用枪托砸,还有人说用机关枪打。最终确定主要用手榴弹,把几个手榴弹捆在一起塞进飞机驾驶舱里引爆。

  指战员们要进入机场,首先必须渡过滹沱河。为了确定渡河路线,团长陈锡联带领三营营长赵崇德、教导员潘寿财及三营的连排干部来到滹沱河边。尽管当时已经很冷,陈锡联还是毅然脱衣下河试水,深的地方淹到脖子,浅的地方没及膝盖。确定好渡河路线之后,一行人又悄悄来到机场附近进行实地现场侦察,具体研究并确定了作战方案和细节。(《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由上述内容可见,第七六九团指战员们切实铭记并严格践行了刘伯承师长的“各级指挥员一定要亲自看地形,亲自侦察敌情”,“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独立自主,果断行事”等教导和要求。

  “我们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鬼子!”

  1937年10月19日夜,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出发了,指战员们顺着漆黑的山谷急速行进。一营、二营很快抵达指定位置并做好战斗准备。三营在上述那位被鬼子抓去做苦力悄悄从机场内逃出来的老乡的带领下涉过滹沱河,急速逼近机场。三营营长赵崇德率领十一连指战员从东西两侧悄悄进入机场。十连在进入机场后向敌警卫部队接近时,被敌人发觉,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敢地将敌警卫部队压制在掩蔽部内。十一连指战员疾速地扑向一架架飞机,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捆捆手榴弹塞进敌机肚子里。霎时,一架架敌机爆炸起火,整个机场笼罩在浓浓的烟雾和烈火之中。敌警卫部队遭我火力封锁后,一面依托工事向我还击,一面纠集兵力向我疯狂反扑,敌我双方在一架架敌机之间展开了三次肉搏。在激战中,三营营长赵崇德壮烈牺牲。

图片

参加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牺牲的三营营长赵崇德

  从进入机场到结束战斗,三营用了约一个小时就全部击毁敌人的24架飞机,并毙伤日军警卫部队100余人,真正做到了刘伯承师长所要求的“动作突然干脆”。在一营、二营和团迫击炮连的掩护和支援下,三营迅速撤出战斗并返回驻地。在战斗中,第七六九团伤亡30余人。第七六九团团长陈锡联和副团长汪乃贵用电台将夜袭阳明堡敌机场战斗经过向朱德、刘伯承等人作了报告。

图片

夜袭阳明堡机场要图

  第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距离1937年10月15日朱德致国民党军第十四集团军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的电文中强调要“相机破坏其飞机场,应袭其降落之飞机并焚毁之”仅过去4天时间。在获悉捷报之后,朱德在有祁县、太谷、榆社三县游击队和决死第二纵队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宣布了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指战员成功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日军飞机的消息,并且向与会者详细地介绍了一架飞机价值多少钱,倘若折合成小米又是多少担。朱德不失时机地借此鼓励大家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由此可见,日本鬼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一夜就炸毁了他们这么多的飞机,我们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鬼子!大家相信,八路军在,华北就在,八路军誓死保卫华北!”[《朱德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7页]刘伯承师长接到捷报后连声称赞“七六九团打得漂亮”,后来还对这次战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第二天,即1937年10月20日早晨,忻口正面战场阵地上空突然不见日军飞机的影踪,这让国民党军队颇感意外和纳闷。一直到获悉日军机场被八路军端掉的消息之后,阵地上饱受敌机袭扰之苦的国民党军队官兵欣喜若狂。在忻口前线指挥作战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忻口战役总指挥卫立煌致电周恩来表示感谢:“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第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获得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奖励和社会各界的赞誉。1937年11月2日,朱德与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致电八路军各部并报毛泽东、周恩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我军袭击阳明堡机场奖励二万元,陕北各地党部、群众团体募集二万元,慰劳前方将士;太原政府、民众团体前后慰劳约七千元,上海群众团体慰劳五百元。上项奖慰金分配办法:全军指战员各发奖慰金一元;参加阳明堡战斗的指战员各二元;袭击阳明堡受伤干部十元,受伤战士六元。[《朱德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04页]

  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又一次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以实实在在的战绩增强了包括八路军各部指战员在内的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勇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等抗日武装力量的威望。第七六九团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忻口正面战场国民党守军的抗战,而且为包括八路军各部在内的全国军民后来的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一)乘敌之隙,积极捕捉战机。利用抗战初期日军未遭严重打击、思想麻痹、警戒疏忽的弱点,予以突然袭击。(二)侦察细致,部署周到。夜袭前,干部亲自到滹沱河边查清敌机场停机24架、敌警卫部队为200余人、敌机场只有一些简单的掩体和掩蔽部,据此决定了作战部署。(三)战斗坚决勇猛,动作突然干脆。担任袭击机场突击队任务的第三营,是一个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又能攻善守、以夜战见长的部队,曾被授予“以一胜百”的奖旗。他们避开敌警卫部队驻守的机场北端,从机场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突然发起猛烈攻击。当敌机被集束手榴弹炸毁后,敌警卫部队疯狂反扑时,突击队则以飞机残骸为掩蔽与敌进行三次肉搏。这次战斗存在的缺点在于:直接用于突击的兵力只有两个连,有些人员没有按照规定佩戴识别记号,有时难辨敌我;部队大刀、刺刀等近战武器也嫌不足。(《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战史》,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太行山,当地群众传唱着这样一首自编的歌谣:

  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

  阳明堡里一把火,鬼子飞机一扫光!

  在阳明堡机场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各地涌现出青年农民踊跃参加八路军的热潮。有一首歌谣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动人的景象:

  日本鬼发大兵,把太原来进攻;

  “国军”接连打败仗,阎锡山的老巢倾。

  八路军到晋东,阳明堡里显威风;

  烧掉敌机24架,震动鬼子大本营!

  八路军爱人民,打仗有真本领;

  近战夜战游击战,抗日前线逞英雄!

  家中不能在,不如去当兵;

  参加咱们八路军,俺即刻就动身!

  一批批青年农民就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放下锄头拿起武器参加八路军,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洪流!(《陈锡联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版,第95、97-98页)

  本文选自《纵横》2025年第9期,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图片由作者提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