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长城抗战中,29军的大刀为啥耍的那么好,这得感谢梅兰芳的老师
来源:大鹏看历史    2015-09-16 15:30:40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这首广为传唱的《大刀进行曲》,是卢沟桥事变后,词作者麦新连夜为29军大刀队所作,成为当时激励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寇的铿锵战歌。

  

  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宋哲元亲率二十九军增援喜峰口,为收复制高点,宋将兵分为两路,一路在正面佯攻,吸住日寇火力,另一路是五百大刀敢死队,由前敌总指挥赵登禹带领,抄日寇后路。在日寇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大刀队员和日寇展开近身肉搏战,砍死砍伤日寇千余人,敌人败下山去,这是喜峰口大捷战的第一捷。然而大刀队损失亦惨烈,五百健儿中477人殉国,只有23人生还,战士们奋勇杀敌的事迹在当地人口中流传下来,成为一缕不灭的大刀魂。

  

  29军的大刀为啥耍得这么好?因为他们的总教头是近代著名武术家李尧臣。李尧臣是河北冀县李家庄人,自幼习武,18岁加入三皇炮捶大师宋迈伦创办的“会友镖局”,成长为一代名镖师。曾保皇杠、擒土匪,三次觐见慈禧太后并被赐“长虹宝剑”;两度主持北京精武体育研究社(精武社);亲自参与营救报界风云人物邵飘萍和共产党人李大钊……他是三皇炮锤第五代传人及绵掌主要传人,太极龙行派创始人,亦是京剧大师杨小楼和梅兰芳的武学老师。

  

  抗战烽火燃起,为弥补29军武器不足的毛病,李尧臣应佟麟阁将军之邀出任二十九军武术总教官,且创立无极刀法并将刀法亲授军队将士,参与组建并训练了彪炳史册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李尧臣依据战刀特点,结合“无极子路刀”创编了“无极刀”新套路。这种刀法强化了一种理念:刀本是刀,可劈;刀亦为剑,可刺。其口诀是:“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落叶,横扫千钧敌难逃。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左右防护任凭快,移步换型突刺刀。”

  

  “无极刀”刀法在于:出刀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来,刀背磕开步枪,同时刀锋向前画弧,正好砍对手脖子。因为劈、砍是一个动作,对手来不及回防就中招了。这趟刀实战性强,既可做刀劈,又可做剑刺。动作简单有效。此刀法既可当刀劈,又可当剑刺,其中有一招叫“空手夺白刃”最为有名。是李尧臣参考戚继光《辛酉刀法》、程宗酋《单刀法选》等多部古典刀法而创出的一招,此招虚实结合、以奇制胜。

  

  29军使用的“无极刀”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长短与宝剑相仿,长约1米;刀面不像传统的砍刀那么宽,而是比剑柄略宽;传统的刀是一面开刃,无极刀刀头却是两面开刃,接近刀把的地方才是一面开刃;为了方便士兵使用时容易用力,无极刀的刀把长8寸至一尺,可以两只手同时握刀,砍向对方。

  

  北平沦陷之后,李尧臣与友人侠肝义胆,冒死秘藏佟麟阁将军忠骸。不久被捕入狱,被迫与日本头面人物武田熙在蟠桃宫擂台公开比武,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凛然登台,三次将武田熙打翻在地,大长民族志气。李尧臣被聘为二十九军武术总教官时,有一张委任状。委任状大概长40厘米,宽30厘米。不过,这张足以见证历史的委任状在"文革"时期被李尧臣本人烧掉了。

  

  新中国成立后,李尧臣多次荣任国家武术大赛裁判长,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德、贺龙元帅等国家领导人表演武术,被誉为“人民武术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