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湖阳歼灭战
日军抢夺蓼山失败后在陈庄被围歼
陈庄西南处,几所青砖灰瓦房静静地矗立在那儿,房子外墙上到处是深深浅浅的弹坑。粗略一数,弹痕特别密集的近一平方米的砖墙上就有30多个弹坑。
“这场战斗是第一次新唐战役的一部分,先是抢占蓼山,接着是陈庄围歼,一直打了两天半。”唐河县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王留云详述了战斗过程。那是1939年5月13日下午,日军步骑兵400多人窜至湖阳镇北门外冢子坡时,后有孙连仲第三十军三十师尾追,前有湖阳区抗敌分团截击。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日军急忙东撤,打算抢占制高点蓼山。三十师发现日军意图后,马上投入了争夺蓼山的战斗。
“谁先抢占山头,谁就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王留云说,当时三十师先锋部队从蓼山北坡攀登,日军从南坡攀登,“北坡陡峭但离山顶近,南坡势缓但离山顶远。师长张华堂亲自率军赶在日军之前抢占了制高点。”紧接着张华堂部开枪射击,一时间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在日军头上。猛烈的打击下,日军只得连滚带爬逃下山去,随后趁夜幕撤退至陈庄。
陈庄于是迎来一场恶战。庄内以前为防匪修有寨墙、炮楼、瞭望台,易守难攻。日军盘踞陈庄后,三十师从四面把日军团团围住,并于14日晨发动了猛攻,日军则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
站在留存有弹坑的老房子西侧,常本五说,当年这儿有棵大桑树被炸掉了。“这棵桑树是日军的一个隐蔽火力点。”他听老人们说,三十师逐个摧毁平楼和炮楼后发动了总攻击,但在这里受了挫。三十师将领用望远镜观察后发现了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桑树,估计上面架有日军机枪,遂下令炸树。“炮手连发两弹炸倒了树,树上的几个日本机枪手也见了阎王。”这一火力点被拔除,令日军残余惊慌失措,靠飞机掩护又顽抗了一个下午后,15日夜,仅剩下的二三十人狼狈逃走了。
“本次战役消灭日军300余人、活捉十几人。”王留云说,“听说后来群众割麦子时,在麦地里发现许多日军和马匹尸体,臭气熏天。”
陈庄东南侧,蓼山默然静立,往日的血雨腥风早隐没于一片葱郁中。唯有存留弹坑的老房子,让人们难以忘却那段尘封却不曾暗淡了血痕的历史。
第二次湖阳歼灭战
开战4小时便炸死日军昭上大队长
陈庄再向西,便可到湖阳镇王庄自然村。在陈庄之战相隔一年后,1940年5月,又一场大快人心的歼灭战在王庄打响。
“这场战役发生在枣宜会战开始后不久。”王留云说,当时,第四师作为第八十五军先头部队南下攻击日军,于5月14日开抵湖阳镇并宿营。“当晚11时许,王庄的百姓纷纷逃难到湖阳镇,惊慌地说有四五百日本兵进了王庄,正在做饭吃。第四师第十一团三营营长韩声涛命令各连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情况报告给了团长万宅仁。这拨日军,战后才得知是日军第40师团重松234联队昭上大队。”
此次战役,韩声涛本人曾撰文披露过程,据他讲,15日凌晨3时,万宅仁命令第一营作为预备队向信阳方向警戒;第二营由王庄北向南攻,第三营由王庄南向北攻,钳击敌人。“部队刚调动即被敌人发觉,战斗开始。日军迅速沿村外布阵进行还击,火力猛烈。也是天助,拂晓时开始下起雨来,整个白天敌机都不能轰炸。下午两时左右,敌人被压退、龟缩于村内,敌我双方呈胶着对峙状态。”
由于这队日军训练有素,韩声涛组织的3次冲锋都未能奏效。“利用战斗间隙,我在壕沟里组织突击队,并对大家说,‘今晚以前必须解决战斗。如果这次冲不进去,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要与鬼子同归于尽!’”部署后,韩声涛带队协同第二营突击队发起最后进攻,经过猛烈冲杀冲进村内,此后不久,敌人枪声完全停止。
拂晓,韩声涛带队清扫战场,但见日军尸体400多具,并在村中一个覆有新土的红薯窖内发现了日军昭上大队长的尸体。通过一名被击毙的日军传令兵日记,韩声涛得知,昭上是15日晨7时早餐时被我方炮弹击中毙命的。
时间翻过了75年,当年这片淌血的土地上,已听不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但一路行走湖阳镇,看旧日战场,听激情讲述,我们还是于一派欣欣向荣中,清晰地聆听到了75年前民族低沉的呻吟,还有众多长眠于这片土地上的将士们在烽火连天里的奋争呐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