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庄严起点。而今,77年时光已然过去,但战争留给后人的记忆仍然是深刻而惨烈。
站在黄河口上,回望7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历史给予我们的警示凝重而深邃。就在一个多月前的2014年5月28日,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村民还在黄河河道清淤现场,发现了一枚重达5公斤的100毫米大口径迫击炮(系二战时期日军使用武器)炮弹。而类似的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曾接二连三地出现过。血与火写就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战争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战争的隐患依旧长期存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不能轻言忘记,我们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在我们的国土上再度重演。
黄河口地区,是日军侵华期间遭受蹂躏、践踏和伤害最惨重的地区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后,这一地区的利津县城、广饶县城相继沦陷。日军烧杀抢掠的暴行令人发指,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939年5月29日,日军在今东营市河口区境内制造惨绝人寰的“义和庄惨案”,杀害无辜群众300余人,蒲台屋子村有7户人家被杀绝。1941年1月18日,日军在广饶县刘集村制造“刘集惨案”,杀害干部群众79人,烧毁房屋500余间,杀伤大牲80余头。同年7月11日,驻广饶城日军突袭北卧石村,点燃村中多数房屋,烧死、枪杀群众10余人。12月22日,日军在广饶县小码头村制造“小码头惨案”,烧死、杀死村民74人,10余户人家被杀绝……
我党领导抗日军民以黄河口地区为中心建立清河抗日根据地之后,日军对根据地疯狂实施“扫荡”、“蚕食”、“清剿”。仅1943年,日军就进行总兵力2万人左右的战役“扫荡”3次、万人以上的全区“蚕食”1次。根据地军民全年有133天处在万分紧张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中,全年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千余次,平均每天3仗以上。当年1月13日,日军在今垦利县胜坨镇境内的东张村集体枪杀村民18人。4月23日,日军在今东营市东营区境内的周家村残杀青年农民17人。11月18日至12月8日,侵华日军调动2个师团、3个旅团共19个联队,附空军1个中队,连同伪军共计2.6万余人,动用汽车1000余辆,骑兵1000余骑,飞机12架,坦克10余辆,军舰2艘、汽艇12艘,形成海陆空联合包围态势,开始了罪恶滔天的21天大“扫荡”。这次大“扫荡”中,清河抗日根据地有1500多名群众、400多名伤员和医护人员惨遭杀害,群众的房屋、家具、农具、粮食、牲畜被烧、被杀、被抢。在今垦利县境内,日军制造“十四村惨案”,杀害自卫团员和群众19人;制造“锅腔子惨案”枪杀、活埋群众10余人……
二战期间,日军在黄河口、在中国、在世界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赶跑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同时更应该意识到,当前我们生存的世界并不安宁,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曾经的牺牲与伤痛,时刻激励自己奋勇向前。
战争的硝烟容易散尽,心灵的记忆不能消失。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如“五三”(济南惨案)、“七七”、“九一八”、“一二·一三”(南京大屠杀)等记录了我们民族屈辱的日子,都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去回望过去,思考未来,树立信心,发愤图强。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只有牢记国耻,才能砥砺奋进,才能万众一心、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才能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昂扬向上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奋发有为于我们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全部的力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