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铁蹄下的“小站稻”
来源:天津日报   2016-08-14 11:03:31

“小站稻”是天津市郊小站镇的特产,那富含油性的米粒颗颗晶莹透明,发着淡淡的青绿光泽,做出的米饭滑爽、满口溢香,曾被作为贡米送进京城。而在70多年前,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小站稻”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天津,“小站稻”被日本侵略者全部抢走,运回日本,只要看到中国人吃“小站稻”,一律被杀。

现今,人们每顿饭几乎都能吃到油亮亮的大米。这让我想起,妈妈曾给我讲过的铁蹄下的“小站稻”的往事。

1939年,我母亲只有20岁,住在河东区大王庄,小屋的后门有一片开阔地,远远的对着天津火车站的运粮站台,俗称“粮台”。她每天看着“小站稻”从粮台被一车车运往日本,心中充满了愤恨。一天,母亲忽然听到外面乱成一团,在急促而混乱的脚步声中,有人在喊“快跑!日本人抓人啦!”母亲不由分说拉起妹妹就往外跑,她们跟着人流玩命往东跑,人们聚集到了位于河东区六纬路的英国烟草公司门前。善良的老板迅速打开地下室,让人们躲了进去。在地下室,母亲意外看到了跑散的我姥姥和姥爷。此时,母亲从大家的议论中得知,头天晚上有人把刚运到粮台的“小站稻”全部运走。这件事惹怒了日本人,他们到处抓中国人。

时间不长,日本人也追到了烟草公司,母亲听到地下室门外日本人叽里呱啦的在说什么。一会儿门开了,日本兵让地下室里的人全部出来,男人蹲一边,妇女和儿童蹲一边。随即,日本人端着刺刀把男人们围了起来,虎视眈眈地架起了两挺机枪。当时,我的姥爷也在其中。眼瞅着自己的家人就要被打死,妇女和儿童哭成一片。这时,有两位看似有身份的中国人走过去与日本人交涉,说这些人都是良民,抢粮台的事与他们无关。最后,日本人同意放人,但他们只是放开了一个小口,让圈内的人一个一个地走出,每通过一人,日本兵就用手里的一块三寸宽两尺多长的木板,狠狠地朝人的头上或背上拍打,被打出一道道红红的血印。从那以后,日本鬼子在粮台附近沿铁路线安装了铁丝网,防范中国人。

我姥姥病了,生命垂危时,就想喝口稻米稀饭,可天津的“小站稻”都被日本人控制、掠夺,到哪儿去找稻米呀。这事被母亲一位在火车站工作的表哥知道了。一天晚上,他带着一身寒气突然闯进屋,原本瘦小的人穿得臃肿。见他瞪着眼,不说一句话,只一层层地脱衣服,最后从贴身的小棉袄里“唰”地一声抻出一个细长的小布袋,轻声说:“快给姑姑熬碗稻米稀饭吧。”母亲惊呆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这是从日本兵眼皮底下,拿命换的米呀!原来表哥利用工作之便,偷偷的把掉在地上的稻米一粒粒捡起的,装进小布袋,缠在身上后,再穿上几层衣服,才把米带出来。全家人从心里感激表哥,姥姥在弥留之际终于喝上了稻米稀饭。

几十年来,母亲对表哥冒生命危险送米解难,念念不忘,更不忘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罪行。

今天,我再看“小站稻”,回忆起母亲对我讲过的往事,我的内心难以平静,一个声音在心中久久回响:“不能再做亡国奴,勿忘国耻,中国必须富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