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一段难忘的记忆
来源:《芷江:见证胜利与和平 二战回忆访谈集》   2014-11-13 14:51:42

  文/谢娜

  苦难的记忆让人难以忘怀,甜蜜的记忆人不断回来。李复道,当年芷江机场指挥塔的通信员,一个曾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在炮火硝烟中见证苦难与甜蜜的古稀老兵,对那段抗战经历仍是刻骨铭心。

  “再也不要打仗了,我们渴望和平!”大概是战争给李复道老人带来的痛苦记忆太深,记者自见到李老后,他就一直反复着这句话。

  李复道,湖南芷江人,194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成都航空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专业。学校原本规定大专为两年制,由于战事所需,才读了一年多书的李复道便提前毕业被分到芷江飞机场见习。半年后,也就是1944年,他被正式调到芷江空军第9总站芷江飞机场指挥塔台406无线电台指挥飞机起降。当时指挥塔人员主要由1个台长、4个通信士和通信员和2个通信员组成,值班就由通信士和通信员6人完成,两人一组轮流值班。从1944年调入到1947年离开,李复道在芷江机场指挥塔台上所待的3个年头的所见所闻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敌机连续轰炸

  “呜—呜—呜”的警笛声已不知是第几次在芷江上空响起,日本自攻占上海、武汉后,开始进驻湖南境内。敌机一旦有所行动,省防空指挥部便会立即通知各县防空站放警笛,再用挂红球的方式作具体指示。红球是由布做的高约两米的中空球,挂第一个是告知当地居民敌机起飞,赶快做好逃离准备。再挂第二个时,则表示敌机已临近,当第二次拉起紧急警报时,意谓情况严峻。第三次警报拉起,则表示危机解除。每次警笛鸣响,红球挂起时,芷江飞机场的指挥塔台内的空气都是近乎凝固的,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对于两个值班人员更是生命极限的挑战。因为机场是军事重地,每次轰炸都以机场为中心。警报响起时,塔内其他人员是可以进防空洞暂避的,但值班人员必须坐守阵地。一次,轮到李复道与一姓杨的同志值班,突然警报响起,敌机开始盘旋地绕机场进行连续轰炸,小杨己经吓得面色惨白,用颤抖的声音试问李复道:“走吧?”李复道虽然心里也害怕,但为鼓励小杨,仍然坚定地说:“别怕,敌机炸不了我们的。我们走不得,坚守阵地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环炸已毕,机场已毁损不堪,李复道与小杨总算是死里逃生。

  日军投降,万人欢呼

  1945年8月15日旧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芷江后,可谓万众欢欣。李复道等机场指挥塔的工作人员在喜悦的同时,更得知敌军的投降机近日会降落芷江机场。对此,他们都期待满怀。

  果不然,1945年8月20日那天中午,天空晴朗。一架黄绿色的飞机突然出现在指挥塔上值班的李复道的视线里,由于飞机机型和颜色的不同,一下就抓住了李的眼球。那架飞机的机尾拖着一条将近3米的红布,两边还有两架中国运输机C46护航。见此情形,李复道立刻明白那是一架日本的投降机,是由两架中国飞机押送降落至芷江机场。顿时,机场指挥塔内乐开了花,大家拿起身边一切可以敲得响的东西纵情地敲打,以宣泄他们的兴奋与快乐。周围的群众闻讯赶来,在机场周围大声欢呼。

  在李复道老人的眼里,记者看到了太多痛苦的回忆,也看到了他对于现在和平时代平淡生活的满足与甜蜜。留于他脑际的,是一段抹不去的战事回忆。

  (摘自《边城晚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