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樊兆龙:几次战斗的回忆
来源:山东省情网   2018-09-30 14:21:36

  我今年已经98岁了,是15年6月25日出生的。本来按照身份证的话时102岁,但是当时办理身份证工作人员给我改成了100岁,所以是102岁。

  当年我从13岁开始开始给大地主割草放馿,慢慢长大给大地主做伙计长工,还到过滨海给雇主开过荒。然后一段时候给别人推过磨,然后共产党就到了。

  37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1940年正月16日我就入伍了,进入军队以后天天有训练,刚开始当兵时在区大队里,训练了几个月后被分到23团3师八旅。

  1945年负伤。同年8月16残废回家,当时在23团我是当排长的。23团45年在驻扎在东沟意林。东沟意林有一个织布厂,我退伍以后政府就把我分配在了那里当保管员。我和一个老奶奶就是在织布厂认识的。

  残废回乡后,政府对残废军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在大河南通香港(译音)的战役中,当时在23团一个团达到通香港,那时和平军已经全部撤走了,然后就我一个人去解小便,被敌人发现。然后我也没走的了,敌人看到我就想把我捉去。然后敌人是想活捉我,他把枪和手榴弹戴在身上跑。

  当时是8.16,田里的稻子全都割掉了,然后我在那里跑的时候左一个跟头又一个跟头,和平军一共13个人在追我,我跑的时候是在田里跑,弄得一身泥土。然后我们团里的指导员开始点名。发现差了个人。然后他就问我们排的排长徐桂:郭指导员就问徐桂,徐桂啊你们团里面少了一个人啊,你知道么。差了樊兆龙。徐桂和我家是亲戚,他就命令带着一个排的人找我。

  我在跑的时候和平军的人左一枪右一枪开枪打我,然后徐桂到了救了我,让一个排的人打那13个人,最后捉了他们。这是第一个战役,发生在大河南通香港。

  滨海东坎县有一个大邹庄,这次战役中,我们这边死了一个教导员一个连长。他们那边连伤带死有一百多个人。指导员姓王,叫王兆东,死的连长叫黄兆财。

  我还参加过阜宁北边的战斗并且没有受伤,还打了涟水,打涟水的时候部队在涟水附近的小邹庄,打涟水的时候一打就打到了中午。当时共产党政策好啊,到了中午还送饭给我们吃,有一桶肉半桶饭,这是第一天。 到了第二天,连长问我们还想不想吃肉,但是我们厨师不在,如果想吃,就送头猪过去让我们自己杀着吃。

  后来到山东赣榆县,这一场战斗中也有我,不过我打增援,河北石家庄东北长春四平战斗中都有我。

  战斗中我不止一次负伤。在东北长春的时候肚子被敌人开刀了,这是第一次负伤,然后在赣榆屁股受伤。

  从山东往东北走的时候,公路全是泥土路,大家都背着枪走在路上,从山东走到东北花了几个月。没有汽车去运送我们。日本鬼子进入中国,当时我在区大队,打王庄的时候我们背着二三斤的小包一杆枪,还有枪袋,子弹,手榴弹,水壶,挎包,铁镐,杨撬。士兵要背五十斤。也背着干粮,把干面搓成小面球炒熟了带着,打仗的时候没有吃的,就把这个小面团子放到开水里吃。

  我年轻时候找了四五个老奶奶,第一个老婆是离婚的,最后对我有意见和别人走了,叫孙小左,当时我十八九岁,孙小左比我大一岁,离婚之后看没有联系了。第二个老奶奶是在山东赣榆认识的,跟了我六个月,当时我在后方医院修养。后来我回盐城,由于第二个老婆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她的爸爸叔叔等等对我说:你到江苏我家女儿怎么办呀。后来跟科长说,宋乃德科长说只能带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走,但是第二个老奶奶家里说要走一起走,最后没办法第二个老奶奶就没和我一起走,当时第二个老奶奶怀孕6个月结果我就走了。当时我们两个已经结婚了八个月,老奶奶叫郑小乔。第三个老奶奶是在织布厂认识的,叫杨玉和,在我八十岁的时候死的,她比我大一岁。我们两是在棉织厂结的婚,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儿子六十几岁了,叫范守壮,女儿快八十岁了,叫范守芳。第三个老奶奶跟着我四五十年。他墙上挂着的照片是第三个老奶奶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