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川军陈家乾:筑起四道防守线 战友鲜血浸染长沙城
来源:封面新闻   2018-10-23 14:05:09

  陈家乾,1925年出生,四川邛崃人。1939年离开老家,辗转至重庆,加入了20军军事教导团,后编入20军133师399团2营4连,任排长一职。参与过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等。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他作为抗战老兵的川军代表之一,受邀前往北京观礼。


陈家乾

  出川前,陈家乾只是个只知务农的毛孩子。出川后,在近6年的抗日时间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出色的战士。

  从1940年开始,他记不清到底经历了过多少次战斗。这些战役或大或小,其中一些因年龄增长已日渐模糊,但有一些却是他这辈子都难以忘记的,被鲜血浸染的第四次长沙会战,就是他所经历过的惨烈战斗之一。

  作为国内著名的谷仓,在抗战时期,湖南一直是粮食、兵源以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省份之一,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也设于湖南长沙。不过,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也成了日军觊觎的目标。

  一旦长沙失守,便意味着第九战区彻底沦陷,日军在中国的南北补给线就会被完全打通,到时整个抗战形势将急转直下。

  从1939年9月开始,冈村宁次指挥10多万日军入侵长沙。为打破日军的战略企图,第9战区的近40万兵力迎战,这就是抗战史上的第一次长沙会战。

  彼时,陈家乾刚入军营不久。当时的20军也担负着通城、通山以南的守备任务,所在防区刚好是日军第33师团的主要进攻目标。

  一番苦战,20军成功防守,打退了日军。与此同时,长沙会战的正面战场也传来捷报,第一次长沙会战以中方的胜利告终。

  但日军的狼子野心并未终结。两年后,日军再次进攻长沙,这一次,日军以湘北地区为目标,企图由此击溃第九战区主力。不过,在一个多月的拉锯战之后,中方依旧在鲜血中守住长沙城,前后共歼灭日军近5万人。

  “很快,第三次长沙会战也打响了。尽管死伤惨烈,但前线战士却无一投降,坚持了下来。”陈家乾说,在1944年5月,日军第四次来犯,他奉命跟随部队调守长沙,“但这一次,我们装备差距太大,长沙失守了。”

  想起此次长沙会战,陈家乾顿了顿,双眼通红,“当时我是中士班长,接到命令坚守。”他说,为了抵抗日军的进攻,他们依靠岳麓山的山地设下四层设防。

  “第一道是路障,第二道是铁丝网,第三道是交通壕。交通壕有一丈多宽,一丈多深,人无法跳过。”陈家乾说,即使躲过了这三道屏障还有第四道战壕,“我们的人全部在战壕里。一旦日军进攻,就可据此反击。”

  但他没想到的是,一丈多深的战壕,可以阻挡坦克,但却挡不了空中的“燕儿飞机”轰炸。在轰炸过后,日军开始如蝗虫般冲锋,难以抵挡。

  “我们都杀红了眼,枪林弹雨里,死了鬼子,也死了好多战友。”陈家乾说,也是在那一次,他明白了老兵讲起的战场规则,“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要想活命,就得先学会不要命。”

  “战事太惨烈了,掩体炸没了,只能用战友遗体当掩护。”再次想起倒在自己身边的战友,陈家乾泪如泉涌。第四次长沙会战,双方伤亡惨烈,最终日军攻陷长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