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口述和回忆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跨越77载的对话!大学生听98岁抗战老兵讲述历史
来源:抗战老兵口述中心   2019-03-02 09:33:47

  交汇点讯 “谢谢你们能想起我,我的兄弟姐妹们、我的战友们基本都不在了。我不怕死,就怕这段历史没人知道。”春节期间,98岁抗战老兵陈克秋老师的家中,迎来了两名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她和与自己相差77岁的“小朋友”倾心交流,讲述了那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据了解,陈克秋老师是浙江乐清市北白象镇人,1921年出生,1938年在安徽泾县参加新四军,1941年北上盐城,担任新四军财经部金库主任和江淮银行金库主任,1942年转移到苏中,担任苏中军区总金库主任。

  “那时候条件艰苦,都是打地铺,不是睡稻草就是睡麦秆,我就只能忍着。”陈克秋回忆说,担任新四军财经部金库主任时,她刚满20岁。战争年代,时常有敌人突袭,为了方便转移,她就将十几公斤金条装在一件特制的黄色小马甲里。陈克秋老师把马甲穿在军装里面,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都不肯脱下。陈克秋老师怕师生们听不懂,一边介绍,一边做起了睡觉的手势。

  这位17岁离校从军的热血青年,如今已经白发苍苍,坐在轮椅上。陈克秋回忆说,1938年山河沦陷、社稷蒙尘,她和三姐,以及同校其他三名女同学,唱着《毕业歌》、乘着乌篷船离开学校,奔赴几百里抵达安徽泾县中村参加新四军的。讲到情不自禁处,竟唱起了“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我们要拼死疆场,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前去拜访的学生党员陆雯芸说:“老奶奶讲起过去的故事时,放光的眼睛让我印象很深刻。正是这些革命先辈负重前行,才有了现在的好时代。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艰辛岁月离我们越来越远,通过听老兵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民族记忆,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深刻认识历史。”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吕祥说,今年是学校办学61年,全体师生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弘扬铁军精神,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