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晋察冀抗日功臣录 > 内容正文

【晋察冀抗日功臣录】少将名录 李逸民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6-09-15 11:34:38

李逸民(1904—1982),原名叶书,字有基,乳名怡菁,浙江省龙泉县天平乡(今安仁镇)李登村人。生于地主家庭。他的父亲曾考中武秀才,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资助父亲做木材生意。李逸民8岁时,家里已经有上百亩田地。15岁,李逸民读初小,编在四年级,用了一年时间拿到初小文凭。考入高小后,他因与教师发生冲突,被学校开除。后转到丽水师范附小读书,毕业后考入丽水师范,不久因与校方发生矛盾而退学。1921年,李逸民通过关系冒用别人名字进入法政学校读书。在法政学校读了一个学期后,1922年夏到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教员有茅盾、田汉、陈望道、邵力子等。于佑任后来将上海师范大学改为上海大学,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在上海大学任教,十分活跃,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到上海大学作过报告。李逸民就是在恽代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大学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参加了1925年的“五卅运动”,经历了“五卅惨案”。1925年,李逸民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他是经党组织介绍,由熊雄帮助考入黄埔军校的,熊雄还于同年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结业后,李逸民曾留校编辑《黄埔日刊》,主要负责校闻版和文艺版。后国民党“清共”时,李逸民用背包带套住窗外的梧桐树顺树干溜下去逃出虎口。

土地革命时期,到了汉口,找到恽代英,恽代英把他介绍给聂荣臻,聂荣臻让他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24师教导大队指导员。随后,李逸民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在汤坑伤亡严重,他率领一个连守一个山头,仅余40多人。他在警卫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开完会后,在向海陆丰撤退的路上被打散。李逸民回到上海,找到党组织,被派去做白崇禧部的兵运工作。1928年,李逸民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后引渡国民党凇沪警备司令部,被判无期徒刑,关在江苏第二模范监狱。1930年解送江苏第二陆军军人监狱。1932年解送南京监狱。李逸民在单人监狱里关了五年多,几乎丧失了讲话的机能。他在狱中坚持学习英语、古文、古史和马克思主义书籍,《红楼梦》就读了七遍,《资治通鉴》读了三遍。1937年国民党释放政治犯,李逸民出狱。经中央代表团审查,认为他在狱中表现坚定,通知他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科长、第3分校政治部主任。1939年起,任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商河支队支队长、中共中央情报部第1局局长。中共中央情报部当时工作效率很低,不久被撤消,李逸民改任西北公学副校长。该校主要负责培养情报工作干部。在抢救运动时,李克农、李逸民、吴德、汪东兴在西北公学制造了一些假案。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历任牡丹江省建设厅厅长、东北人民政府财经计划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将李逸民调到北京,准备担任周的财经秘书。李逸民感到自己能力有限,难于胜任,再三推辞,经周恩来同意,后改任公安部队政治部副主任、中共公安军委员会委员、公安军政治部党委副书记(1950年10月起)。1955年7月-8月,兼任公安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957年8月-1958年12月,任总参警备部副部长。1959年2月-1961年1月,兼任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59年3月-1961年2月,任总参谋部直属队机关党委第三副书记、直属队机关党的监察委员会书记1960年11月-1961年1月,任总参直属队党委书记。1961年1月-12月,任《解放军报》总编辑兼党委书记。1962年,调任总政文化部部长。1976年,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革命史组副组长,对革命斗争史撰写、收集、审阅做了大量工作。著有《狱中十年》、《李逸民画选》、《李逸民回忆录》。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军级、公安军),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2年6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部分骨灰安放在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