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黑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永不磨灭的丰碑:从“地名与抗战”视角看黑龙江14年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来源:东北网   2023-08-25 09:19:06

  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8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要以事实批驳歪曲历史、否认和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 ——习近平

  编者按:“地名”被誉为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民族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地名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我省地名文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省民政厅高度重视地名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地名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对各类地名进行全面普查和系统整理,在保护传统地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内涵,提高新生地名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保证特色地名文化健康发展;深化地名文化研究,开发地名文化产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服务。我省地名不仅有因方位、因数字、因传说等因素命名的,还有许多是为纪念英雄人物命名的地名,如哈尔滨市有以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尚志大街、尚志公园、尚志市,以李兆麟将军命名的兆麟街、兆麟公园、兆麟小学,以杨靖宇烈士命名的靖宇大街,以赵一曼烈士命名的一曼大街,其它市县以英雄人物命名的地名还有平洋镇、升昌镇、知一镇、赵光镇、石岩镇、任民镇、祝三乡、银峰乡、邵文乡、敬夫村、雅臣路、雷炎大街等等。地名,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街道、乡村、城镇、山川的名字,更记录着历史、承载着记忆。挖掘、保护地名的深刻内涵,会将这片土地的痛苦和泪水、光荣与梦想,永远铭记。值此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从“地名与抗战”视角,纪念黑龙江14年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经历。

  在中国版图最东北的土地上,“抗战第一枪”打响在这里的江桥镇,“二战最后一战”结束于这里的虎头镇,而将这两个黑龙江省的地理名词连接起来的历史时空背后,却是难以承受的民族之殇:

  与长城以南广袤地域上中国同胞们的八年全面抗战记忆不同。从1931 年到1945 年,黑龙江人民与日寇进行了长达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里我们开始探究的,只是黑龙江省与抗战有关的地名中的沧海一粟,因为在这片土地面积居中国第六位的省级行政区里,每一片山川、每一个乡村、每一座城镇,都是那罪恶的侵略战争难以抹杀的铁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这是一段所有中华儿女都难以忘怀的旋律。

  《松花江上》,从这首歌曲唱响的那一刻,松花江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述说着秀丽河川风光的地理名词,在经历了七十年前结束的那场凄风苦雨之后,它已经成为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中华儿女的巨大符号:勿忘国耻,牢记从“九一八”开始的那十四载家仇国恨。

  也是从那一刻起,白山黑水间、松花江两岸的许多地理名词也不再仅仅是原来简单的区位标识,有的地方甚至因为这段沥血抗争史而改变了原来的称谓。走遍松嫩大地、三江平原、兴安丛林,你会从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地名中,听到一声声控诉民族血泪的回响;看到一个个记忆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保家卫国的传奇,见到一座座铭刻着龙江儿女誓死抵御外侮、永难磨灭的历史丰碑。

  第一部江桥——“反法西斯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嫩江从黑龙江与内蒙古交界地带的大兴安岭山林中奔流而出向东奔向松花江时,在齐齐哈尔泰来县境内经过一座叫做江桥的小镇。

  1927年洮昂铁路建成通车,在这里修建火车站,因附近有座江桥,遂定名为江桥火车站,“江桥”由此得名。

  江桥镇与这条铁路沿线上小村镇一样静谧而默默无闻。但是,1931年11月4日,一切都改变了。

  就在47天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打响了霸占东北、侵略中国的第一枪。

  与今天的东北三省不同,民国沿袭清代的行政区划,以松花江作为黑与吉两省的东部界线。当时的黑龙江省省会龙江,现在的名字是齐齐哈尔。而现在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一带,分属当时的吉林省和东省特别行政区。

  地处黑龙江西部泰来县的江桥镇,因连接两地的洮南至昂昂溪铁路在这里经铁桥跨越嫩江,而成为齐齐哈尔的南大门,是从吉林北进齐齐哈尔要克服嫩江水障的唯一通道。

  正因为地处如此重要的战略要点,当意欲鲸吞满蒙的关东军扑向齐齐哈尔时,江桥首当其冲。

  面对日军集结重兵妄图攻占黑龙江省的危局,马占山将军表达了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11月4日上午,日军嫩江支队先遣中队在飞机掩护下从江桥车站北进,通过嫩江桥后悍然向大兴车站以南的中国军队阵地进攻,马占山部奋起迎击。

  被誉为“反法西斯第一枪”、中国“抗战第一枪”的“江桥抗战”就此拉开了帷幕,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第一次有组织抗击日寇侵略的战斗。

  尽管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个个奋勇异常,甚至空腹苦战,面对数倍之敌毫无惧色,与敌拼死肉搏,但连续鏖战,粮食断绝,又无任何增援,敌强我弱的局面日趋严重。18日下午,在苦战14日之后,马占山将军不得不痛苦地下令撤出战斗。

  虽然这次战役以马占山部撤退而告终。但它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更向全世界昭示:中华民族不可辱!

  江桥这座小镇,也从此成为中国历史、特别是抗战史上一个无法磨灭的标志性符号而彪炳史册。

  第二部小戎街2号——领导东北抗日救亡的“大脑”

  从“九一八”那个悲惨的时刻,仅仅数月时间,日寇的铁蹄就踏遍了东三省全境。1932年2月6日,哈尔滨沦陷。但是,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没有被瓦解,龙江儿女的救亡热潮更加高涨。以哈尔滨这座英雄城市为中心,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抗日斗争在黑土地上如火如荼。

  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南岗区中心地带一隅,有一条静谧的小街——光芒街。这条街的40(22)号,是一座并不显眼的俄式建筑,但它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救亡的“大脑”——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就隐藏在这里。在日伪统治者眼皮底下,指挥着东三省的抗日武装和地下斗争。

  中共满洲省委原设在奉天(现沈阳市)。“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当地形势紧张,开展活动困难,中共满洲省委于1932年初迁到哈尔滨。哈尔滨市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中心和总指挥部。

  由于工作和斗争的需要,满洲省委机关经常变换地址,于1933年夏转移到当时的小戎街2号,也就是现在的光芒街40号。这里是省委机关秘书长冯仲云的家,后改为省委秘书处。当时,省委领导和省军委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如“一二六”指示信等,都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把白山黑水间抗日的烽火燃得更旺。

  第三部“七三一”——东方的奥斯维辛

  面对黑龙江人民的日益激烈的反抗斗争,日伪的国家机器开足马力,围剿消灭反满抗日力量。抓捕、囚禁、酷刑、残杀,东北地区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除了日常惯用手段,灭绝人性的日寇还将抓捕的抗日志士,以“特别移送”为名送往当时驻扎在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也就是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作为细菌战实验的活体标本。

  平房区位于哈尔滨市区南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开始垦荒设屯,当时隶属双城堡协领管辖。民国时期归双城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4年拉滨铁路建成,因设平房火车站而得名。1936年日本侵略军选定平房站北4公里处建立731部队细菌实验工厂,1938年将平房地区划为“平房特别军事区”,隶属哈尔滨特别市。

  731部队伪装成水净化部队,把基地建在平房区,建有占地300亩的大型细菌工厂,实际上把生物学和医学成果转用为武器,实施国际法明令禁止的细菌战。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惨无人道地利用健康活人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活体试验。

  在这里,活生生的人被用于活体解剖。受试验者许多是从中国的住民中抓来,被称为“马路大”。极为残酷的是,试验中必须保证解剖对象是绝对清醒的状态。也就是说,绝对不能麻醉,解剖场景惨绝人寰。研究表明,超过10000名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在731部队的试验中被害。

  正因为如此,在人类历史上,“731”这个词也与恐怖、魔鬼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它的罪恶与奥斯维辛集中营和南京大屠杀同样骇人听闻。

  第四部 土肥原街——文化侵略的“活化石”

  为了瓦解东北人民日益激烈的反抗斗争,狡诈的日本占领当局企图通过文化侵略等手段,从思想上、文化上、观念上将东北地区与中华母体割裂开,实现奴化、同化东北人民的妄想。

  1932年3月1日,一个怪胎——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在关东军的扶植下在东北建立起来,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东北加强殖民统治和进行肆意掠夺的工具。

  种种文化奴役手段,也体现在地名设置上。

  从1934年起,伪满洲国分几次划小省级行政区域。1934年12月1日,伪满政府实行新省制,将它统治的东北三省和热河(现河北、辽宁及内蒙古一部分)划分为21个省。在现在的黑龙江省区划内,划分5个省级行政区:龙江省,省会为齐齐哈尔,管辖1市、15县、2旗、1设治局。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中西部、吉林西北部地区;滨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管辖1市、16县、1旗。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中部;三江省,省会佳木斯,管辖1市11县。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东南部;黑河省,省会为黑河屯(今黑河市),初期管辖8县,后期管辖9县。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东北部;哈尔滨特别市,1937年7月1日降为省辖市。

  1937年又新设牡丹江省,省会牡丹江市,管辖1市4县。地域相当今黑龙江南部。1939年增设两个省:北安省,省会北安街(今黑龙江北安县),管辖15县。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中部;东安省,省会密山县(今黑龙江密山市),管辖7县。地域相当于今黑龙江东南部。1943年将牡丹江省、东安省和今吉林省境内的间岛省3省合并为东满省。1945年东满总省撤销,将间岛划出,其余部分成立东满省。

  不仅如此,日本侵略者通过增加带有日伪特色的地名,在中国人心头打上殖民的文化烙印。

  在日伪政治更改的哈尔滨地名中,最臭名昭著的当属以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命名的“三公街”。

  这条街道在老哈尔滨人眼中是一条屈辱的街道,它的“前半生”几乎是哈尔滨殖民统治的缩影。这条街建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北起哈尔滨火车站广场,南止香坊大街。

  直到东北光复后,这条街道终于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其中一段被命名红军街,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另一段则被命名为中山路,以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第五部 土龙山——日寇移民霸占东北的铁证

  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武装移民”,派出“开拓团”。

  位于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上的桦南县土龙山镇,是一个平静的普通东北乡村。但1934年,巧取豪夺的日本“开拓团”的步步逼迫,使这里的人们再也平静不下去了。

  就在日本侵略者在土龙山一带要收缴地契和民用枪支的时候,当地的民众沸腾起来了!他们同仇敌忾,誓与日本强盗血战到底,在保董谢文东、甲长井振卿的带领下,揭杆而起。

  土龙山农民武装抗日暴动,打响了东北农民反抗日寇侵略的成功第一枪,是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中国抗日斗争历史上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日本“开拓团”成员的心理上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打乱了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方针,动摇了日本当局的移民政策。

  土龙山暴动发生时,也正值东北军中抗战部队抗日斗争相继失败,民众组成的义勇军主力溃退。而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正处在初创阶段,东北抗日联军尚未成立,东北正处在危急关头。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土龙山农民燃起抗日烽火,以气壮山河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对佳木斯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当时由低潮向高潮发展的东北抗日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六部巴彦——中国共产党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

  在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有一处满语称为“巴彦苏苏”的土地,意为美丽的地方。

  这块古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成之处,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招民兴垦开始繁荣起来,设治城在中兴镇(今巴彦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二月设巴彦州。“九一八”事件后,4月5日设置巴彦县公署,隶属滨江省。

  1907年5月21日生于巴彦县张家油坊屯的张甲洲于1932年5月12日带领抗日军民在井沿旁空地上誓师,宣布“东北工农抗日义勇军”,也就是巴彦抗日游击队成立。这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中共组织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中共满洲省委十分重视巴彦抗日游击队,特派省军委书记赵尚志来做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这支队伍不久即从200多人发展到700多人。

  1932年7月16日,巴彦游击队发动强攻,一举攻占龙泉镇,缴获伪军枪械百余支。8月初,游击队奔袭兰西一路,破土围子,攻城略镇,所向披靡。8月30日,巴彦游击队联合义勇军等抗日武装,攻占并一举解放巴彦县城。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武装首次攻占县城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例。

  虽然巴彦游击队存在的时间不长,却打响了在中共领导下的东北民众抗日第一枪,在抗日战争中创下了不可磨灭历史功绩。

  第七部冰趟子——以少胜多歼敌顽的记录者

  巴彦游击队解散了,但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东北大地上如星火燎原,将白山黑水的每一寸土地变成了侵略者的坟墓。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14年历程。

  东北抗联在与人力和物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日伪苦战中,巧用地形等优势,同样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战例。著名抗日英雄赵尚志指挥冰趟子战役就是其中之一。

  1937年3月初,为打破敌人的“讨伐”计划,时任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的赵尚志率领骑兵从汤原根据地出发西征,到达海伦与通北交界山里的冰趟子(今通北林业局红星林场)。而围追堵截的日伪军700余人也紧追到通北。

  冰趟子是通北县城从西向东进入山沟里的必经之路。坡上的山路旁,有4座木刻椤(大木屋),每个屋子能住一二百人,是来往山里的车马店。在木营附近,有常年流淌的山泉,冬天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形成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地势非常险峻。赵尚志在此伏击日军,300多鬼子被歼。

  这是抗联三军建军以来与日军作战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抗联斗争史上敌众我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这次战斗对敌人震动最大,一提起“冰趟子”他们就胆战心惊,从此再也不敢经过这里进山去“讨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的斗志得到了极大鼓舞。

  第八部 尚志——抗联斗争的“摇篮”

  在抗日战争这场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最大浩劫中,无数的黑龙江地理名词不仅成为那段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抗历史的铁证,许多地名也因为龙江人民的抗日义举而从此发生了巨变。

  从哈尔滨出发沿绥满高速向西南行驶近百公里,有一座被秀丽山峦拥抱的土地——尚志市,这是以抗日英雄赵尚志命名的地方。

  1922年,民国政府在尚志地区建立乌珠河、苇沙河两个设置局,1927年两设置局升格为县,是为珠河县、苇河县,属吉林省管辖。1934年(伪康德元年12月),伪满政府将珠河县、苇河县改归滨江省管辖。

  1946年4月,共产党领导的松江省民主政府决定珠河、苇河两县归松江省管辖。同年11月,珠河县改名尚志市。1948年3月,苇河县并入尚志市。1997年1月1日,尚志市隶属哈尔滨市。

  全中国只有四座以抗日英雄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山西省左权县、河北省黄烨市、吉林省靖宇县和尚志市。尚志市就是为纪念东北抗日的传奇英雄赵尚志,于1946年11月将他生前生活和战斗过的珠河县改称的。

  如今,在这片密布英雄烙印的土地上,尚志镇、尚志村、尚志中学、尚志小学等一批以赵尚志名字命名的纪念地和学校,伴随着一代代尚志人不断成长。

  还是为了纪念赵尚志。1946年7月,哈尔滨特别市政府将道里区新城大街改名为尚志大街;将一所小学校合并改名为尚志小学校。1952年,哈尔滨市又将一所幼儿园命名尚志幼儿园。2005年,将哈尔滨的香坊公园更名为尚志公园。当年赵尚志在哈尔滨养伤的西十三道街13-17号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尚志市,不仅是赵尚志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更是一片染满抗日志士鲜血的土地,被誉为抗联斗争的摇篮;是抗联三军的发详地和抗日游击根据地;赵尚志、赵一曼、金策、冯仲云、李兆麟、赵毅敏、韩光……一大批抗联先驱,曾在这里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前赴后继英勇抗敌。

  许多以其中一部分先烈命名的地名,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他们的爱国情怀,弘扬着他们的奉献精神。

  第九部兆麟街——为了永远的缅怀

  在哈尔滨市中心区域的道里区东部,有一条绿荫掩映的街道。这条1903年形成的街道,全长1701.8米,宽31米。由于建成时地势低洼,经雨水冲刷在道中央形成自然排水沟,故得名水道街。

  这条街现在的名字是兆麟街。在黑龙江最著名的以抗日英雄命名的地名,就是哈尔滨市内的兆麟街等三条街道。

  1946年7月,哈尔滨特别市政府决定改道外区正阳街为靖宇大街,改道里新城大街为尚志大街,改南岗区山街为一曼街,以此永远纪念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3位抗日烈士。

  与其它许多抗日先烈不同,李兆麟将军并没有牺牲在日伪的围追堵截中。抗战刚刚胜利,他却倒在国民党人的枪口下。

  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哈尔滨市于1946年8月15日将道里公园改名为兆麟公园,李兆麟将军就安葬于此。1947年3月9日,兆麟街上的小学被命名为兆麟小学。他战斗过的黑河市北安市的一条街道也被命名为兆麟街,一所小学也更名为兆麟小学。而双城市的一所中学则易名为“兆麟中学”,并将李兆麟将军的遗作《露营之歌》定为校歌,一直传唱着。

  这支歌,是传唱至今最为人所熟悉的抗联歌曲。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依兰峻岭、小兴安岭的丛林、绥棱的丘岗、海伦的雪野都因为这首红歌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它是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真实写照,是龙江儿女殊死抗争的轰然回声。

  第十部 乌斯浑河——吟唱着巾帼英烈的壮举

  回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苦战,“八女投江”是一个根本无法回避的话题。

  在佳木斯桦川县县城,有一所冷云小学,它是以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壮举中,八位女英烈中职务最高的冷云烈士命名的。这所学校经常把人们带回到1938年10月10日令人回肠荡气的那一刻——

  这一天,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中,8个美丽的身影手挽着手,高唱着《国际歌》走向河的中央,很快她们就被这条满语意为凶狠之河的牡丹江支流的波涛吞没了。

  这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10月,抗联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转移中在牡丹江海林县境内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八名女战士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最终在向敌人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后,高歌挽臂走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

  为纪念这八位女英烈,1982年,林口县人民政府在乌斯浑河右岸小门嘴子山西北坡建设一座八女投江纪念碑。正面碑文是抗联老战士陈雷手书:“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1999年“八女投江”殉难地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地,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有“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纪念广场、文化碑廊等设施。其中“八女投江”遗址纪念馆,占地1600平方米,馆内分4厅,展陈八女英雄雕像及东北抗联将士英勇抗击日寇的大型浮雕。浮雕生动再现东北抗联将士14年苦斗史。

  第十一部虎林——见证二战最后一战

  时间已经是1945年。

  在14年前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江桥镇600多公里处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边境小城虎头镇,这里建有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群中的虎头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次战役就是在这里告终。

  虎头要塞是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在中苏边境一带修筑的军事要塞群中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县虎头镇周边完达山余脉的丘陵地下、乌苏里江边,隔江与苏联相望。其地理位置正处于苏联的伯力和海参崴的中间。在这里构筑军事要塞,可以扼制苏联远东滨海边区和东乌苏里的铁路交通咽喉,封堵苏联进攻关东军、进入中国东北腹地的必经通道。为此,关东军在虎头地区修筑大规模的军事要塞,以此作为对苏进攻的战略基地。

  1945年8月9日零时30分,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第35集团军打响了进攻虎头要塞的战役,霎时间,苏军重炮一齐向日军阵地发起猛烈轰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10日,苏军从三方面发起第一次总攻,遇到日军的疯狂抵抗。12日,苏军发起第二次总攻击。14日,日军巨炮阵地被苏军攻陷。18日,苏军指挥部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但日军仍坚持顽抗。19日,苏军由两翼间日军阵地再次发起攻击。经过多次激战,27日,日军守备队炮兵2中队被歼。至此,虎头要塞的日军守备队计1387人,除53人逃离阵地外,全部被打死。

  至此,盘踞中国东北14年的日本侵略军被全部歼灭,虎头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而此时,距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已经过去12天了。

  虎头,这座中苏边境的小城也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的发生地,而永远记录在人类的历史上。

  70年前那场14载的民族抗争结束了。从那以后,无尽的岁月流逝而去。人,变了;山河,也变了。但是,龙江大地上一个个经历了那段屈辱悲壮历史的地名,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

  而舍生忘死的壮士们的功勋。永远牢记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