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的北山有一处原侵华日军的兵营指挥部,80多年过去了,游人在那里偶尔还能找到当年日军射击留下的废弹壳。
林口县原政协主席于春芳,多年从事东北抗联研究。据他介绍,于化南等英烈就是从这里跨越林海雪原,穿过日军封锁向东行抵达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密山,与中共驻苏联代表团取得联系。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办宣传处处长张洪兴说,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东北抗战时期,密山方面建立了三条国际交通线,即穆棱县桦木林子区域第21号中苏界碑、绥芬河北沟、密山二人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开辟在中苏边境上的国际交通线,把中共的各种文件、共产国际的指示及中共派往苏联学习培训的干部秘密送达目的地,成为东北抗日武装与外界通联不可或缺的“通道”。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的任务》,即《一二六指示信》,标志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策略方针的重大转变。“‘一二六’指示信”,就是通过绥芬河交通站送入东北的。
绥芬河,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丛山密林之间,形状颇似锥子而得名。战争的艰苦卓绝,注定给这座边城烙上红色的印记。
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黑龙江历史》一书,书中表明很多重要文件都是通过当时的地下交通站,送到东北各地省委、特委及各军、各县党团组织的。
随着中东铁路的不断伸展,绥芬河逐渐成为红色秘密交通线的重要节点。今天的绥芬河,已是一座声名远播的“国境商都”,对俄贸易额最高时占中国对俄罗斯总贸易额的近1/10。
如今,中俄经贸文化交流通道日益开放。黑龙江提出的“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纳入国家战略。东北三省正积极谋划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陆海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昔日的红色秘密交通线之路,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正担当起更加广泛的交流通道角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