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黑龙江抗战 > 内容正文

认识东北抗战历史地位 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来源:凤凰网   2019-08-23 15:55:14

  毛泽东手迹:“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此种光荣斗争历史应当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根据毛泽东1949年5月14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东北局并告有关负责同志及中原局电手稿复制,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赵一曼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部主任。

  冷云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部分指战员。

  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司令部部分人员。

  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的露营生活。

  最近,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对1931年至1937年的6年局部抗战研究和宣传不够,以致很多人习惯于“八年全面抗战”的提法,而对“十四年抗战”的概念不甚了了。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东北抗战是6年局部抗战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军民,反日寇反奴役争取民族解放,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认识东北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发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进而有利于认清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要环节。

  一、东北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认识东北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必须把它放到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去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日本和德国法西斯先后粉墨登场,把世界一步步拖进战争的深渊。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先河。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同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苏联对日本采取姑息、妥协政策。美国表面上保持中立,暗地里继续向日本销售军火和废钢铁等战略物资。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底,美国向日本供应了1.81亿美元的军火。对于“美国为什么继续向日本输送废钢铁”的疑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回答是:“我们当然知道,给日本一块废钢铁就等于帮助日本杀死一堆中国人。可是事实上,包括那些议员,我们都是在讨好日本。我们讨好日本为的是争取时间,来建设一个头等的海军、头等的陆军和头等的空军。”苏联也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些都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天起,东北的军民就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抵抗。在仅仅半年的时间里,由东北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直至部分爱国绿林英雄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就发展到30多万人。在东北154个县中,有义勇军活动的达到93个。而1931年11月初发生的齐齐哈尔江桥保卫战,是东北抗日有组织具规模的第一战,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东北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它比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战争早4年,比西班牙反对德、意法西斯战争早5年,比波兰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早8年,比苏联卫国战争和美日太平洋战争早10年,表明中国率先打起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旗,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此,罗斯福曾公正地指出:“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是首先站起来同侵略者战斗的。”

  东北抗战不仅开展时间最早,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而且坚持时间也最长,直至抗战的完全胜利。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东北军民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用简陋的武器同装备精良的日伪军苦斗,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仅据日方的统计,从“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的伤亡人数为:战殁者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1936年至1937年9月,日军死伤2662人。全国抗战爆发后,东北抗联各部开展了积极的游击战争,破坏了敌人的经济、军事设施,扰乱了日军侵华的后方基地,使数十万日军滞留东北,不能入关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对此,毛泽东予以了高度评价:“我们东北抗日义勇军能够进行继续英勇的抗日斗争。敌人的报纸都承认东北义勇军已使敌人损失‘十万以上的生命和几万万的金钱’,并使日本帝国主义不能很快地侵入中国内地。虽然他们还未取得彻底的胜利,可是对于国家、民族已有了巨大的帮助。”东北抗战对全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有重要影响。

  二、东北抗战促进了全民族抗战精神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击侵略、救亡图存迅速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意志,全民族的抗战精神开始形成。

  1931年10月,在辽宁省清源县成立的抗日武装“血盟救国军”的“军歌”唱道:“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另外两支抗日武装“东北国民救国军”和“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布告和誓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哪能甘心做亡国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往前冲,用我们的身躯筑起长城”。歌曲和誓词道出了东北爱国民众的共同心声,也同后来的《义勇军进行曲》非常相近。正是东北抗日武装和“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将士的誓言和壮举,激发了田汉、聂耳的创作热情,于1935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义勇军进行曲》。歌曲在当时城市乡村、国内国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到处传唱。

  抗联老战士李敏回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著名的歌曲,很早就在抗联队伍中传唱,激励着千千万万抗联战士。记得1939年农历正月初一黎明前夕,在宝清县锅盔山,我们被敌人重重包围,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当时,苗司务长等同志牺牲。在这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弹尽粮绝的危险时刻,杜指导员、黄成植同志领我们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声震撼了敌人,增添了我们的力量。唱起它忘记了我们远离党中央在这里孤军奋战的处境,眼前浮现的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日军进行殊死战斗的场面,我们感到完达山脉锅盔峰就像万里长城的一座堡垒,要坚守着祖国的碉堡,绝不后退。抗联队伍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是数不胜数的。在战斗和行军中,我们都吟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前进!前进!’它陪伴和激励我们,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即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说到底,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即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的精神,给了全体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抗日战争所形成的全民族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前所未有的升华,东北抗战对抗战精神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东北抗战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批东北军和国民党军政要员撤入关内,国民党政权继续坚持“攘外必须安内”的误国方针。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首先高举起武装抗日的大旗,肩负起民族解放先锋的历史重任。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为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从全国各地奔赴东北,中共满洲省委也由已被日军占领的沈阳迁到哈尔滨开展工作。省委对抗日义勇军的斗争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援助,仅从1931年末到1933年初,派往义勇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互济会和反日会成员就有100人以上,同时着手创建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积极贯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在东三省组织反日统一战线。到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已经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同日伪军进行了大小数千次的战斗,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在残酷的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大半战死,其中军以上干部数十人,师以上干部150多人。在东三省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出现了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李延禄、魏拯民、王德泰、宋铁岩、许亨植、李延平、陈荣久、汪雅臣、陈翰章、赵一曼、冷云等民族英雄,他们都是共产党员,成为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其行为和精神彪炳史册,光耀中华。

  四、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还原抗日战争全过程

  1949年5月,毛泽东在亲笔手书的电文中指出:“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此种光荣斗争历史应当受到党的承认和尊重。”确立“抗战十四年”概念,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6年局部抗战历史的尊重,对在6年局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尊重。进一步认识东北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客观依据和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东北抗战和抗联精神的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宣传教育要重点抓好“四进”,一是进党校,让干部知道;二是进学校,让学生知道;三是进媒体,让社会知道;四是进革命老区,让老区人民自己知道。特别是首先抓好对干部的教育和宣传。

  要把抗联精神同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共同作为黑龙江精神的主要代表。以往谈及黑龙江精神,通常只提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而很少把抗联精神同这三大精神共同作为黑龙江精神的主要代表提出。这不利于抗联精神的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和抗联精神的弘扬。早在2009年他任国家副主席到黑龙江考察工作时,就曾专程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和了解情况。2016年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他又明确提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秀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如前所述,东北抗联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重要意义,则可以从基辛格的一段话中看出来: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因此,把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作为黑龙江精神的主要代表,更能体现黑龙江精神的典型性和先进性,更能凸显黑龙江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全局性意义,更能提振全省人民的精神风貌。

  要加强东北抗联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抗联老战士和熟悉抗联老区的群众年龄越来越大,一些抗联的遗址、遗迹保护不力,已经或正在消失。全省抗联研究人员数量不足且分属不同单位,难成合力。东北抗日联军共建11个军,其中除第1军、第2军活动在吉林、辽宁外,其他9个军,还包括抗联第2军的一部分,都在今黑龙江省境内组建战斗。从这一点上可以说,黑龙江省是东北抗联的主战场,理应在东北抗联的历史研究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要加强抗联研究的计划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加强对相关历史档案的发掘和整理,特别要抓紧做好抗联老战士和老区群众的口述历史的整理。建立有关抗联历史的资料库,对抗联的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作出规划,加强维修管理。加强有关抗联的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给予必要的人力财力保证,提升基本陈列水平,增强科学性和观赏性。对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有关抗联的博物馆、纪念馆,亦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予以表彰和奖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