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 研
传承历史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记忆一些来自史料或文献的冰冷的文字或数据,脑海中缺乏对历史的更为鲜活的印象,因此,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常常是平面的、单一的,甚至是幼稚的,于是,常常轻忽了历史,遗忘了历史。
从1931年到2014年,83年倏然而逝。今天,曾亲历那段岁月并有完整记忆的老人已所剩无几。面对此境况,我们必须思考,在今后的若干年中,如何把东北沦亡时期那些带有真实的生命痛楚感的记忆更完整、更真实地保存下来,延续下去。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整理并研究“九一八”国难文学是一次重新梳理和强化国家记忆的重大工程。
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不久,国难文学的创作就开始了,有关国难文学的研究也同步展开,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非自觉和自觉两个阶段。
1931-2002:零星的、个体的研究
这一研究阶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张恨水提出中国现代“国难小说”的概念;
国难小说创作群体和国难文学创作热潮形成;
阿英对中国近代国难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阿英、许晚成、余生以及鲁迅、茅盾、李何林、李健吾、蓝海、以群等,对现代国难文学的研究;
对报告文学这一新的文学文体的催生。
上述可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界对 “九一八”国难文学的研究还是零星的、分散的、个体的,虽有初步的开展,但尚未进入自觉的、理性的、系统的层面。
上世纪50年代以后至新时期前,“九一八”国难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难见踪影。
新时期后,有关“九一八”国难文学的研究仍然欠缺,缺少独立的视角。
2003-2014:自觉的、系统的研究
明确提出开展“九一八”文学研究是在2003年。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翔在《东北现代文学的回思与创新》一文中指出,21世纪,至少有三项重大课题将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景观。其中重要的一项即 “九一八”文学研究。他说:“‘九一八’文学构成了特定的文学创作现象,对它的梳理、归纳与研究,将是对中国抗战文学研究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在这样一种学术认知的基础上,高翔带领其学术团队自觉展开了对“九一八”文学的研究。
此后,“九一八”国难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王向远等著的 《中国百年国难文学史:1840—1937》。该著对鸦片战争文学、中法战争文学、甲午战争文学、庚子事变文学、“二十一条”国难文学、“五卅”及1920年代国难文学、“九一八”国难文学、“七七”国难文学等中国近代以来百年间的国难文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其中所设“九一八”国难文学专章,是迄今唯一的从综合的独立的视角研究“九一八”文学的成果。作者在界说了“九一八”国难文学的概念后,首先还原了当时报刊中的“九一八”事变样态,继而分体裁对“九一八”事变与文学创作进行阐释,对“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区文学展开言说,是“九一八”国难文学研究初期的标志性成果。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