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文化 > 新书推荐 > 内容正文

《南京大屠杀全史》如何记录真实历史?
来源:北京日报 2012年12月17日 (作者:姜良芹 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6-09-06 09:13:10


  《南京大屠杀全史》,张宪文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南京大屠杀全史》的史料类型、史料内容涵盖之全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相关研究著述——

  在纪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75周年之际,经过三年精心研究,由著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的《南京大屠杀全史》(上、中、下三册,约110万字)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它的出版,不仅是日本侵华史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还将对中日两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4000万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编纂,使《全史》研究立于详实的史料基础之上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历史学者已开始从事于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他们从历史事实出发,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这一残暴的历史事件。如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兴祖教授根据历史系日本小组1960年代的调查,撰写了一本仅有7万字的小册子(198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以《日军侵华暴行——南京大屠杀》为名正式出版)。从1990年代开始,一些当年曾参加过南京战役的日本官兵,陆续公布了他们的战场日记和各种书信材料;一些当年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的日记、书信及各种文件史料,也陆续公开或出版。这极大地推动了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但是,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致使南京大屠杀研究的相关史料散落在海内外各地的档案馆、图书馆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还有一些材料保存在私人手中。限于资料的不足,使研究工作还不够得力。

  2000年以来,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精心组织下,国内外近百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共同开展了编纂《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这一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学术工程。经过整整十年的艰辛努力,截至2010年年底,《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共出版72卷,约4000万字。其内容涵盖加害方日本、受害方中国和第三方欧美国家的大批珍贵历史文献、亲历者的原始记录和口述回忆等。它绝大部分是原始文本、第一手的历史资料,编者未作任何字句的更改,保持着史料的原貌。

  《史料集》的出版,向世人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面貌。譬如,史料集收集了大批侵华日军特别是入侵南京的日军将领和官兵的日记、书信和证言。他们在日记中记录了其屠杀行为、内心感受等,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时任日本华中方面军最高指挥官的松井石根,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1937年12月20日的日记中曾作了如下记载,他说:“有一阵子,我将士中有少数人员出现过掠夺和强奸行为,这多少也是在所难免的实际情况。”后来,他在《支那事变日记拔萃》中又说:“我军入城时,发生了很多我军人干的暴行和抢劫事件。这些事件大大诋毁了皇军威严和仁义的形象。”与松井的日记相呼应,日军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日记内容更为具体,他在日记中坦承,对待俘虏的态度就是“随意处置”,“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由于俘虏以千、万计,连武装都来不及解除,为防止发生意外,他决定增派部队乘坐卡车监视和引导。他事后得知,“仅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约15000人,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1300人。”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俘虏约有七八千人,他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置。中岛自己也亲自处置俘虏,他在日记中说:“今日中午高山剑士来访,当时恰有7名俘虏,遂令其试斩。还令其用我的军刀试斩,他竟出色地砍下两颗头颅。”

  《南京大屠杀全史》即是立足于《史料集》坚实的史料基础之上撰写而成的,其史料类型、史料内容涵盖之全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相关研究著述。

  ■突破政治式的对抗思维,立足历史事件本身,客观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真相

  众所周知,南京大屠杀研究成为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历史事件本身,也是由于学术研究以外的因素促成。迄今,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认知程度依然堪谓中日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对其研究也一直游走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一方面,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事件而被纳入历史研究的视野,兼具学术规范性与严谨性;另一方面,1980年代以来日本政坛右翼分子矢口否认侵略中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一再牵及中日两国的政治神经,南京大屠杀研究不可避免地被赋予现实意义和政治色彩。

  以张宪文教授为首的《南京大屠杀全史》研究团队,开始突破政治式的对抗思维,从学术层面上由被动走向主动。全书立足历史事件本身,以平实理性的文字,客观真实再现这一人类史上极为罕见的暴行真相。

  全书对许多内容都进行了专题讨论。如中方对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与揭露,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日方对南京大屠杀的反应,都是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再比如,日军劫掠暴行对南京民众造成的“隐性屠杀”现象,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本居留民、南京难民的生存与社会心理等,全书对这些以往学界极少关注的内容也做了专题论述。

  全书在全面使用三方资料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厘清了日军进行屠杀的规模、地点、方式;分析了日军进行屠杀的意图、动机和具体原因。厘清了日军性暴力的规模、方式和目的,指出了日军性暴力造成的死亡、意外怀孕等后果,分析了其对南京妇女的身心伤害。分析了大屠杀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即它实际上全面地毁灭了这座城市,统计了大屠杀造成的财产经济损失,阐述了屠杀造成的南京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中断。

  ■在研究范式上,从求证到求实,使读者通过阅读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通读全书,使我们深刻地体认到,南京大屠杀是日军有组织的行为,而非纯粹的个体行动。从现有资料看,屠杀的最高命令来自军方,形成了从司令部→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的自上而下杀俘政策,不仅如此,日本占领军还以搜查中国官兵及便衣队为借口,通过户口登记、颁发良民证等手段,集体或个别地屠杀南京民众,其手段之残忍,举世震惊。由于日军在大屠杀期间,严禁在南京的外籍人士泄露他们的所见所闻,同时禁止日本士兵发表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就连寄给亲友的私信也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大部分日本民众,在东京审判时才知道南京大屠杀一事,“这一难以消除的民族污点,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中”。此外,对于日军在南京的残暴行为,当时日本政府通过日本驻南京总领事的报告中已经确知,并感到有必要加以制止。1938年1月末,日本陆军省特地派本间雅晴少将前往南京,调查日军的“军风军纪问题”。不久,松井石根就被召回国。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史》在南京大屠杀研究范式上实现了从求证到求实的转变。例如,全书从内容上摆脱了日本右翼学者的牵制,没有刻意去论证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但《全史》第二章详细论述了日军攻占南京过程中和攻占之后所进行的集体和分散屠杀暴行,第十一章则十分周全地介绍了大屠杀期间和之后各大慈善团体、市民组织、伪政权和日军部队掩埋尸体的情况,读者通过阅读从中完全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认识。

  客观公正的历史研究是构建历史共识的前提和基础。《南京大屠杀全史》以无可辩驳的论据证明,南京大屠杀是历史事实,不容抹杀。它的出版,必将能够推动世界各国特别是中日两国爱好和平的学者,以学者的睿智,理性研究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寻求共识,化解仇恨,推进中日关系真诚友好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