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粟裕的人生是一个传奇,他创造了许多在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例。我们从很多描写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但是军事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志青写的这本《战神粟裕》却还原了粟裕真实的人生,其中不仅有经典战例,还把主人公在历史上的逆境、犯错误的事呈现给读者,让我们得以反思和借鉴。
直笔写战神
描写大将粟裕的书籍读过不少,对于这位军事家的生平事迹应该说也算是比较了解,但刘志青的《战神粟裕》(解放军出版社)仍然给我以耳目一新之感。读罢,给这本书下了一个评语:正史描写。
粟裕的人生实实在在是一个传奇。1927年,在白色恐怖的腥风血雨中,他从一个青年学生投身革命队伍,没有上过军校,完全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历经生死考验,百战成将,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位优秀的高级将领,创造了许多在军事史上堪称经典的战例,甚至几次改变中央军委的战略布局,为加快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战争年代的战神在和平时期却几经磨难,蒙冤受屈……
作为军事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志青长期从事军事科学基础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战神粟裕》是一部专业军事研究者笔下叙事严谨的人物传记,与我以前读过的描写粟裕的书籍比,这部作品做了很多减法,就是没有那些臆断的、文学化的、主观想象的东西;同时又有许多做了加法,就是把那些似乎是“为尊者讳”的内容依照历史的原样给予真实的描写。
所谓“为尊者讳”,就是把主人公在历史上的逆境少写或者不写,而多写顺境故事;还有就是遇到主人公犯错误的事少写或不写,而多写过后认定确实正确的经历。
然而,往往逆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或者命运走向影响更大,更值得后来人反思、借鉴。
《战神粟裕》给我印象最深的描写有三处。
一处为“执行北上先遣任务”一章,讲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支队1934年7月从瑞金出发,直到1935年1月兵败怀玉山,牺牲大部的历程。以往写粟裕的作品大都是简写、略写这一段,因为毕竟这是一次最后失败的行动,粟裕从红七军团参谋长,到闽浙赣军区参谋长,再到红十军团参谋长,实际上不是最主要的领导人,而且先遣队最终失败涉及的责任也不在粟裕。《战神粟裕》则非常详细地描写了北上抗日先遣队整个的战斗过程,分析了失败的主要原因,即对于一支独立活动的部队,一开始中革军委,后来是中央军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干预过多,加上红十军团主要领导的错误指挥。尽管这部分写粟裕的内容不多,但是它对于粟裕后来长期在敌人心窝战斗影响却极大。
再一处为“指挥华东野战军战沙土集”一章,描写孟良崮大捷后,1947年7月华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实施外线出击,也就是著名的“七月分兵”,结果因为主客观原因,出击不利,自身伤亡两万余人,影响了士气。作为战役指挥的主要负责人,粟裕引咎自责,主动向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作了检讨。而中共中央军委、华东局则肯定他20年革命战争“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分析战役虽说有损失,但是总的方面却是迷惑、调动了敌人,达到了战略目的,不是败仗,只是打成了消耗仗,鼓励他研究经验,养好身体,争取更大胜利。上级领导科学判断,谆谆教诲,洋溢着浓浓的战友情。这才有后来的沙土集战役胜利,以及后来的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及淮海战役这样的战略决战胜利。
还有一处是“接任总参谋长”一章,对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作为“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代表人物受到批判,其中被批判的几个问题,书中逐一进行了分析,理清哪些是同志之间的误会,哪些确实是粟裕的工作失误,哪些是会议夸大的虚情。惟其如此,对于我们了解、理解、评价粟裕有更大的帮助。
写历史应有一种正史精神,也就是要有存真、存实、客观、公正的写作态度。刘志青的这部《战神粟裕》,写作上正是秉持着这种正史精神,写历史者就应该抱定这样的治学态度。即使是文学化的历史写作,也应该努力秉持正史精神,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