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这一天,南京城破,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在一排白底黑字的“国家公祭”主题标语牌衬托下,今天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清晨7时,纪念馆国旗下半旗致哀。
上午10时整,张德江委员长宣布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随着万人齐声高唱国歌,防空警报在南京上空拉响,全场集体默哀。与此同时,南京市区内车辆停驶,行人止步,车船的鸣笛声响彻云霄,南京城内17处侵华日军遇难同胞丛葬地也同步举行公祭活动。
当《安魂曲》奏响,16名礼兵两人一组踏着整齐的步伐,将8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紧接着,南京市第一中学的77名同学诵读《和平宣言》:“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继往开来,永志不忘。”短短240字,字字饱含泣血深情。创作者老诗人冯亦同说,“我把对南京的情感,对历史的认识,对和平的展望都倾注其中了。”参加诵读的学生霍浩辉告诉记者,“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思绪见证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在眼前浮现。”
10点10分许,习近平总书记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老人,与13岁的少先队员代表阮泽宇一同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座铜鼎的颈部和两耳侧面纹饰以植物枝叶为图案,象征着绿色和平,生命重生;鼎足上端采用犀角纹,足下端为象腿足形,两足在前,一足在后,圆睛张目,粗犷有力,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记忆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当国家公祭鼎缓缓升起时,现场掌声雷动。
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全家祖孙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作为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今天我很激动。以前我是一个人悼念亲人,现在我跟全国人民一起悼念30万同胞。”老人说。阮泽宇的祖辈惨死在日寇的屠刀之下,他表示“在牢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好好学习,珍爱和平,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习近平总书记随后发表了15分钟的重要讲话,他说,“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现场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体现了一个大国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胸怀。
10时29分,6名来自南京市工、农、兵、科、学、企届的代表撞响和平大钟,3000羽和平鸽伴随着悠远的钟声在蓝天上空自由翱翔。93岁抗战老兵王楚英的女儿石嘉莹仰望长空,思绪万千,《和平宣言》里“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共享”的铿锵之声在她的耳际回响。
愿逝者安息,望生者警醒!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