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大事件 > 12·13国家公祭日 > 内容正文

南京大屠杀是怎样发生的
来源:冯学荣   2017-12-10 16:02:18

  问:我们中国人谈起“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总是咬牙切齿,但是我们的国人真正知道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为数并不多。

  答:是,我们的国民恨日本,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光是仇恨,那肯定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历史,要知道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问:为什么会发生南京大屠杀这种事情?

  答:要将南京大屠杀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必须从大屠杀事件5个月之前的“七七事变”说起。

  问:1937年7月7日,在北平郊区的卢沟桥,爆发了驻华北日军寻衅的事件,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答:依据最近解密的蒋介石日记,“七七事变”爆发之后,蒋介石并不知道日本想要干什么,他感到很困惑,但是7月11日日本内阁下令增兵华北,此后蒋介石的想法逐渐清晰了:他认为日寇是要侵占华北,这个时候,全国的抗日呼声高涨,再不抗日,恐怕国民政府本身的合法性都要出问题了,于是,蒋介石决定:发动全面抗战。

  问:于是,蒋介石下令攻击驻在上海日本租界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答:是。决定要打之后,蒋介石密令国军部队、进攻上海的日寇,八一三淞沪战役,正式打响。

  问:也就是说,上海的战事,不是日本发起的,而是蒋介石发起的?

  答:是的。这个与我们许多国民的认知不符,上海的战事是蒋介石先动手的,是国军预定的计划,国民政府就是要在上海打一仗,以吸引国际上的注意、同情和援助。蒋介石是想走“以夷制夷”的老路。

  问:上海是蒋介石先动的手,日本军政当局就拿这一点来做文章,在日本国内大肆宣传,说要“膺惩暴支”。

  答:正是如此。日本宣传当局割断了七七事变和上海战事的逻辑联系,片面地宣传国民党军队对上海日军的攻击,给日本国民灌输了这样的观念:上海的战火是蒋介石点燃的。所以,日本国内喊打的声音很大,都说这个蒋介石的政府太嚣张,必须要狠狠教训一下。

  问:所以日本决定出兵、大打出手、攻占南京、灭亡中国?

  答:不是这样的。淞沪战役打响之后,日本逐次增兵上海,原定的战斗计划,是在上海以及周边狠狠揍国民党军队一顿、使国民政府屈服、签订城下之盟,当时在日本国内,这个看法叫做“对支一击论”。所谓“对支一击论”,就是瞧不起国民政府,认为国民政府和甲午战争时期的清政府一样,只要狠狠揍它一顿,它就会屈服的。

  问:日本的目的是在上海狠狠揍国民党一顿、然后签订城下之盟,那么这个“城下之盟”,指的是什么?

  答:日本当年的对华政策,其实主要就是三点:1、要求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伪“满洲国”;2、要求华北作为缓冲区,进行特殊化、非军事化,共同防赤;3、要求国民政府“幡然醒悟”、从此实行亲日政策,不得再有反日、抗日的言行。

  问:不是要“灭亡全中国”吗?

  答:“灭亡全中国”是抗战时期的一个口号,再不抗日就要亡国了,这是当时国人“作最坏打算”的产物,从战后公开的史料来看,日本当时并没有这个计划,我们对待历史,必须实事求是。日本侵占东北,一为殖民,二为对苏作战。这才是事实。我已经说过多次了。

  问:八一三淞沪战役打响之后,日本原本的计划是在上海附近解决,为什么最后又攻击南京了?

  答:因为日军前线官兵打得太苦,日本前线的官佐认为:必须要攻下南京,否则无法“解决中国问题”。11月7日,参谋本部给上海前线的日军划定了“苏州——嘉定”一线,当时叫做“制定线”——东京严禁日军攻打南京,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抗战奋勇,前线的日军伤亡很大,这个大大出乎日军的意料,所以前线的日军官佐向东京本部发出了反对的意见:请废除“苏州——嘉定”这条“制定线”,请批准我们乘胜追击、攻击南京、一举打垮国民政府、以“解决中国事变”。

  问:日本大本营批准了吗?

  答:12月1日,日本大本营批准了“攻击南京”的提议。在这里,有一个我们的国民大多不知道的细节,必须要指出来:正因为东京原本并没有攻打南京的计划,所以打南京所需要的粮草辎重,根本就没有准备。

  问:也就是说,粮食、医药等辎重部队,没有跟上来?

  答:原本就没有准备,所以当时向南京进击的侵华日军,他们的辎重是不够的,只能勉强应付。

  问:当时攻击南京的日军,士气是不是很旺盛?

  答:很旺盛。当时的日本部队和中国部队不同,日本部队是一支“同乡部队”,也就是说,侵华日军内部的战友,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村、同一个市的(日本的“市”相当于中国的“镇”),有不少的日本兵彼此之间甚至就是从小玩大的乡间小伙伴,这种“同乡部队”有一个特征:战友感情浓厚。从上海一路打过来,日军伤亡惨重,许多士兵都有小伙伴阵亡的,咬牙切齿,都想攻下南京、大开杀戒,为阵亡的同乡报仇。

  问:日军在攻城之前,为什么要给南京城内的国军部队下最后通牒?

  答:为了避免伤亡。南京的城墙在当时的全中国来说,都算是比较高的,想当年洪秀全选择南京做据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南京的城墙很高、比绝大多数中国城市的城墙都高。城墙很高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易守难攻。所以,日军希望国民党守城部队接受最后通牒,这样日军就可以不战而胜。

  问:国军没有接受最后通牒。

  答:不可能接受。因为宋希濂的督战队就在城内,谁投降就杀谁,总之,投降是死,抗战也是死,横竖都是死,那还不如战死。

  问:日军杀进南京城之后,是不是快断粮了?

  答:12月13日,南京城被日军攻破,正如前文所说,由于日军打南京是临时拍脑袋决定的,粮食辎重根本没有准备,所以,日军攻破南京之后,将士基本上已经濒临断粮的边缘。

  问:所以兽兵进入南京老百姓家、抢夺粮食?

  答:是的。面临断粮的威胁,日军前线指挥官给士兵们下发了“就地征收”的命令,所谓“就地征收”,就是抢劫南京老百姓的粮食。

  问:这样,兽兵就和南京的百姓展开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

  答:问题就出在这里。一般情况下,部队士兵是见不着百姓的,战时上阵,战后集中在兵营,不能随意到市区去、不能和战地百姓发生大规模的接触,但是,“就地征收”的命令发出去之后,日本兵就深入到了南京城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和南京的老百姓,发生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

  问:这种大规模的直接接触,诱发了强奸事件。

  答:正是。在和南京百姓发生大规模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日军犯下了强奸妇女的罪行——从“八一三”到“12.13”,这群兽兵已经整整打了4个月,换句话说,已经有4个月没有碰过女人了,所以,强奸,大规模的、普遍性的强奸暴行。

  问:那么,兽兵在强奸南京妇女之后,为什么要将她们杀掉?

  答:主要是几个心理。首先是怕宪兵,其次也是仇恨,还有轻蔑等各种心理,但是,怕宪兵是兽兵们最主要的心理之一。

  问:宪兵,military police,是专抓官兵违纪的纪律部队。

  答:是的。宪兵,就是部队里的警察,宪兵的主要职责不是战斗,而是纠正军纪,比如说士兵强奸战地妇女,这个,宪兵是要管的。

  问:所以日本兽兵往往在强奸妇女之后,将妇女杀掉,杀人灭口。

  答:说对了。杀人灭口。只要将被蹂躏的妇女杀掉,就不怕她到宪兵队去告状,宪兵队也就没法查了,死无对证了。

  问:当年在南京城里的这群日本兽兵,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些残暴的行为,并非不可解释。

  答:凡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善行有善行的逻辑。兽行有兽行的逻辑。在严肃的读书人的眼中,世界上没有事情是不可解释的。

  问:那么,屠杀战俘呢,这件事又怎么解释?

  答:前文已经说过了:日军攻打南京,并非出自于原来的计划,而是临时决定的,所以日军的辎重,没有准备,没有跟上来。

  问:缺乏粮草,设立集中营管理数额巨大的战俘,客观上存在困难?

  答:首先我们必须指出:屠杀战俘是野蛮人的行为。但是从当时日军的角度来看,的确是有技术上的困难。因为辎重供应没有跟上,杀入南京之后,就是日军自己吃饭,都成问题,怎样养活动辄以万人为单位的中国战俘呢?另外,人数这么多,怎么管理?战俘们万一闹暴动,怎么办……这些,都是令当时日军很头疼的问题。

  问:有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啊。

  答:说的好。换了文明国家的部队,比如说美军,遇到这种问题,他们也许就会想办法解决,但问题是:日军不是美军,日军是一支野蛮的部队,他们遇到这种技术问题时,当时的办法简单粗暴:杀。

  问:确实有屠杀战俘的命令吗?

  答:确实有。除了屠杀战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扫荡残兵。

  问:当时国军有不少残兵败将,脱下军装、换上便衣,躲进了老百姓家里、躲进了国际安全区。

  答:是的。战败的国军将士,躲在城里,为什么不跑呢?我们熟悉南京地理的都知道,往东往南,日占区,而且城门有日军把守,跑不掉。往北往西,是长江,游不过去,江上的船也早就被唐生智“破釜沉舟”了,也逃不了,所以当时国军的败兵,他们只能躲在城内。

  问:日军为什么要“扫荡残兵”?

  答:首先在战争时期,城内藏有残兵,有的残兵手中还有武器,这肯定对日军构成威胁,因此,扫荡残兵是战争的题中之义,其次,日军扫荡南京城的残兵,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迎接入城式。

  问:就是12月17日,日军自己举办的“南京入城式”?

  答:是的。南京入城式。这个“入城式”,对躲在南京城内的国军残兵而言,那简直就是一道催命符。因为12月17日入城式有日本皇族参加,因此,日军必须要在“入城式”举办之前,将南京城内的残兵,全部扫荡干净。

  问:我们有的城市每当举办国际盛会之前,往往要搞一次治安严打,是不是同一个道理?

  答:道理类似。当时的日军官佐是这样想的:因为“入城式”有“首长”参加,而且还有日本皇族参加,因此这个入城式,是很重要的,不能让首长们看到城内还藏有残兵,更不能让这些残兵跑出来、危害治安、甚至危害首长的安全、危害皇族的安全。所以呢,必须要扫荡残兵,把他们全部杀掉。

  问:所以,南京城内的成年男子,凡是有当过兵的嫌疑的,全部搜出来、杀掉?

  答:12月13日南京城坡,12月17日南京入城式,这中间只有短短4天的时间,接到“扫荡残兵”命令的日本兽兵,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成了一个很严峻的技术问题。国民党部队的残兵败将,换上便衣、藏在民间,你如何辨别他是残兵、还是老百姓?很难辨别。

  问:为什么不能抓起来,逐个审问,核实之后,再杀也不迟?

  答:在理论上可行,但是在4天时间之内,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日军的办法也是简单粗暴:凡是成年男子,有嫌疑的,一律枪杀。

  问:也就是说,不分青红皂白。

  答:不分青红皂白。当然,技术困难是一个问题,这里面当然也夹杂了复仇的心理因素,在当时日本鬼子的眼中,“中国事变”的战火“是中国人挑起”的,“中国人是野蛮人”,只好杀,杀,杀,否则无以惩戒——我们当然说这是兽行,但当年的鬼子,他还真就是这样想。

  问:那么针对老人、小孩的屠杀呢?又如何解释?

  答: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受害者,还是放下武器的国军残兵,其次才是强奸之后被灭口的女性,再其次才是老人和小孩,不是说没有老人小孩被杀,而是杀的主要还是残兵。有没有杀老人小孩取乐的?有,但并不占主要。如前文所说,杀入南京城的日本鬼子受日本政府的片面宣传,认为上海之战是蒋介石挑起的,所以日军有复仇心理。人一旦有了复仇心理,他就变成了野兽。

  问:所以在你看来,南京大屠杀尽管人神共愤,但并非是不可解释的行为?

  答:并非不可解释。南京大屠杀,实质上就是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粮食,怎样养活动辄数以万计的战俘?2、败兵藏在民间,扫不扫荡?如果扫荡,怎样辨别败兵和平民?3、强奸妇女之后,灭不灭口?若不灭口,她日后告到宪兵队怎么办?

  问:当年的鬼子兵大多也是农村青年出身,文化教养水平有限,遇到问题,很容易走极端,往往不会想太多,简单粗暴,杀掉算了。

  答:对了。你如果从这个问题入手,你就会发现,如果将当时的环境条件都设定好,时光倒流,让侵华日军重来一次,他们攻下南京之后,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想来想去,恐怕也依然是没有办法解决,恐怕最终也就只有那个老办法:杀。

  问:蒋介石他们,为何对南京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宣传?

  答:日军早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就有过旅顺大屠杀的劣迹,当年的日本人说自己“脱亚入欧”,但在我看来,日本鬼子是“脱亚不入欧”,和欧美民族想比,当年日本人仍然属于野蛮人一列,蒋介石留学日本出身,他很清楚鬼子的特性,日军有屠城的传统,国民政府既然决定和日本开战,就有了焦土抗战的心理准备,战火所到之处,鸡犬不留,这已经是蒋介石预料之中的事情,所以蒋介石才会有“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之责”的说法。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对于蒋介石而言,并不是什么特别意外的事情。

  问:是不是蒋介石本人对“战斗人员”、“非战斗人员”的概念也很淡薄?

  答:问得好。事实上,在蒋介石的心目中,“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概念也并不是十分清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937年“通州事件”当中,起义的伪军部队杀了235个日本侨民,蒋介石立马发去了《嘉奖电》,也就是说,蒋介石并不觉得屠杀敌方“非战斗人员”是很可耻的事情。

  问:在这一点上,蒋介石和日本人,其实是五十步、一百步?

  答:恐怕就是这样。蒋介石毕竟是日本的学生。前面所说的“通州事件”并不是唯一。在八一三战役之前,蒋介石有一个计划,就是封锁长江的航道,然后将武汉的日本侨民全部抓起来,抓起来干什么呢?抓起来准备做人质。后来这个计划被一个名叫“黄濬”的汉奸出卖给了日本,当然,黄濬事后被国府枪决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