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苏南抗日根据地 > 内容正文

新四军苏南抗日纪事
来源:群众杂志   2018-01-29 16:31:51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寇大举入侵中国,江南大好河山很快就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正在江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时,陈毅和粟裕率领新四军开赴苏南敌后抗日战场,经过艰苦卓绝、错综复杂的斗争,在日伪的心脏地区立足生根,发展壮大。苏南抗日根据地抗击和牵制了日、伪军10多万人,毙伤俘日军和伪军4万多人。苏南人民的5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其中7000多人为国捐躯,热血洒在江南大地。

  敢闯敢拼,打响苏南抗战第一枪

  1938年4月28日上午,粟裕率领先遣队从岩寺出发,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先遣队去苏南敌后侦察,从接到批准电令,到具体编组以至开动,实际上只用了3天时间,速度相当快。之后,陈毅和傅秋涛也率领第一支队离开岩寺地区,沿着先遣队开辟的路线向苏南敌后挺进。先遣队经石埭、青阳、南陵等地,一路冲破了余忠承、朱永祥、陈德功等国民党溃军及土匪们的重重阻碍,抵达苏南地区。5月22日,先遣队抵达江宁县铜山镇,将司令部设于业家村。

  新四军初进江南,用抗日的实际行动,鼓舞江南人民的抗战信心。1938年6月15日,粟裕率先遣队和第一支队二团一部,在宁镇之间的下蜀车站破坏铁路,中断敌人交通。当他侦察到镇江至句容的日军汽车每天往来频繁时,果断决定在镇江西南韦岗设伏,一举歼灭日本鬼子的车队。17日凌晨,先遣队冒雨挥师前进,8时许到镇句公路韦岗赣船山、高骊山口埋伏。仅半小时,战斗即胜利结束,共击毙日军13名,击伤8名,击毁敌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军刀、军服等大批物资。

  新四军进入苏南敌后首战告捷,在沉闷的沦陷区炸响了一声春雷。此后,在苏南敌后,敢闯敢拼的新四军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以攻袭敌据点、破毁铁路和公路、伏击扫荡之敌等方式,到1938年底共进行大小战斗200余次。这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友军正面战场的作战,而且鼓舞了沦陷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

  统一战线,形成团结武装的合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在抗战时期的一项基本政策,陈毅、粟裕等一到江南,便开始执行这一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决贯彻“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成功动员了纪振纲、樊玉琳、巫恒通、王成龙等一大批民族资本家、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投入抗日阵营。

  在新四军东进前,作为地方游击武装代表的管文蔚部队已拥有3000多人的抗日武装,还控制了从镇江东乡到武进(常州)北乡方圆数百里的抗日游击基地。在此基地内,既无日寇据点和伪组织,也不存在国民党的党政机构。当管文蔚得知陈毅挺进苏南的消息,立即派人联系,和陈毅会见于茅山脚下。管文蔚毫不犹豫地把他创建起来的这支队伍以及方圆数百公里的抗日游击区完完整整地交给了新四军。

  陈毅后来将新四军的茅山抗日根据地与管文蔚领导的丹北抗日游击区连接起来,并将管文蔚组织起来的江南抗日自卫总团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挺进纵队成立后,管文蔚在陈毅直接领导下,1939年的初春,率领挺进纵队渡江登上江北,控制了泰州、江都间的沿江地区,并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坚守江北桥头堡阵地和大江南北的通道,为东进抗日作积极准备。

  1939年11月7日,遵照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正式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统一领导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陈毅、粟裕在水西村遵循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从苏南抗日斗争的实际出发,把茅山的抗日烽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创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鱼水情深,谱写军民融合协奏曲

  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抗日,之所以能由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扎根于苏南抗日根据地,并赢得千百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起初,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进入江南茅山地区时,只有两个团的兵力,装备也差,给养困难,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有时一天一角二分的伙食费也供不上,不得已向前马镇商会或附近士绅借款。有次部队在丹阳附近村庄宿营,有位八十高龄的老人说:“我活了80年,看到过清兵、孙传芳的兵和老蒋的兵,自古都是兵匪一家,从没有看见过你们这样的好人。”老人家一定要看看部队的负责人,他边走边说:“历来当官的都是吃好的,穿好的,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你们当官的,不知怎个样?”当这位老人看见在吃午饭的粟裕,同大家一样的饭菜,一样的穿着,异常感慨地说:“从没见过,奇迹!司令啊!将来天下一定是你们的。”

  说到鱼水情,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沙家浜。“沙家浜,天下传,鱼水情,好榜样”。1939年5月,新四军第六团进入苏南地区,在西撤时留下以刘飞、夏光为代表的36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当地人民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封锁,为伤病员送来食品、衣裳和药物,有些群众因此被捕,但宁死也不肯说出养伤战士的下落,结果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为了医治伤病员,沙家浜人民不辞劳苦,在敌人“扫荡”时,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芦苇荡中;在敌人走了后,伤病员又被接进村里。在沙家浜人民的呵护下,36名伤病员很快康复,并重新组建“江南抗日义勇军”。这支军队在人民群众和地方党组织的掩护和帮助下,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终于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在沙家浜芦苇荡里,新四军战士和人民铸就的精神丰碑,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它鼓舞着中国军民团结奋战,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从韦岗初战到新丰夜袭,从句容攻城到延陵大捷,隐约在耳的枪炮声中,一幅幅战斗图景次第打开。苏南抗日战争的每一场战斗,或许都算不上规模庞大,但从1938年6月至1945年8月的7年间,5000多场战斗却汇成了苏南抗日战争史诗性的胜利。历史的典藏不只是凝固的物像,更是代代相传的火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