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总队成立
1938年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为配合长期抗战,于汉口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协助军队治疗伤病,开展战地保健防疫。
1938年6月,救护总队迁移长沙。10月又撤至祁阳(湘江上游的一个小县城)。1939年3月辗转迁移到贵阳图云关。
图云关距市中心四公里,是黔桂、湘黔公路上的一个必经关口。救护总队、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及其实习医院、国际援华医疗队等,在此地“安家落户”。救护总队在这里指挥着全国各战区150多个救护队的工作。数千名伤员在这里得到康复,数千名军医和数百名专业卫生员在这里得到培训。上千吨海外捐助的医药卫生器材集中在这里,又从这里送到全国各地。一部分药品器材从这里送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
救护总队工作人员在贵阳图云关
救护总队为抗战提供医疗服务
救护总队第29及第35救护队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医疗服务。
红十字会第35救护队队员做手术的情景
1941年,救护总队决定调整组织为10个医疗大队、50个中队。
1943年初取消救护委员会,救护总队直接由总会指挥。
1945年,救护总队实施裁编,设四个大队。第一大队设在昆明,任西南区的救护指挥;第二大队设在湖北恩施,任西北区的救护指挥;第三大队设在福建邵武,任东南区的救护指挥;预备大队设在贵阳,以资策应。
为有效指挥全国各地救护工作,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为总队部工作人员制定了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八条救护信条:具备丰富情感,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献科学身手,作精密准备,求迅速效率,保伤病安全,增人类幸福。
救护总队集中了不少优秀的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有留学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医学博士,也有来自于国内协和、同济、湘雅等医学院的高材生。他们以自己的技术知识,奉献于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红十字救护事业。
抗战期间,红十字工作人员在救护工作岗位上,壮烈殉职的45人(含一名国际友人),积劳病故的69人(含一名国际友人)。
1938年,中国红十字会由武汉迁到长沙,与卫生署合办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招收医护人员及流亡青年,进行短期救护训练后,编成医护卫生队,派赴全国各战区担负伤兵及民众救护工作。中共党员郭绍兴任救护总队视导员及卫生人员训练所教员。
1938年夏,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同志指示,建立中国共产党红十字会支部,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党员及民先队员、医务人员,积极投入抗战救护工作,组织和动员医务人员及输送医药物资到解放区。
1938年秋,救护总队及战时卫生人员训练所撤至桂林。
1939年春,救护总队及卫生人员训练所迁至贵阳图云关。
1941年至1942年春,国民党加强对红十字会的控制,特别支部几个主要负责人先后离开贵阳,其他党员逐步转移到别处工作。
附:图云关
图云关,为老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位于现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
1938年10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由长沙、祁阳迁至贵阳图云关,连同举世闻名的中国医疗卫生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等都以它为中心基地。在这里,成千上万的伤病员得到了良好医疗和护理;世界各地援华的成千吨医药物资经此运往抗日前线;无数经过培训的战时医护人员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
救护总队工作宗旨以深入战地、辅助军医救伤医疗为入手,以协助发展战区防疫保健、保障部队战斗力为主题。救护总队内部机构在抗战初期下设医务、总务、运输、材料、会计等股。驻外单位于昆明、衡阳设办事处二处,设医疗大队10支,医疗中队50支,医疗区队100支,分驻国境各省、各战区军师部队院站。
救护总队药品材料储量很多,在贵阳设材料总库,各战区邻近地方,设分库10处,以便于输送药品到前线。药品大部分由国外捐赠,红十字会有运输车辆150多部,设运输站7个(重庆、昆明、贵阳、衡阳、褒城、泸州、金城江),编运输队9支,有战事则开赴前线抢运伤兵,无战事则在各线运送药械。
红十字会对于滇缅前线救护工作极为重视,开赴昆保一带的救护队有30余队,与卫生署合组手术队6支,与军医学校合组手术队1支。又就所辖各队,择其擅长手术者,扩充其设备,组织两个手术队,担任外科工作。为使工作便利,指挥统一,驻滇新运医疗队、美国公使馆救护队、英国红十字会医疗队,均拨归总队部昆明办事处指挥。
1940至1942年是救护总队全盛时期,大小医疗队发展到150个,医务人员及各种辅助工作人员达到3420人(包括训练总所)。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除国民党正面战场各个战区以外,同时派出医疗队赴延安、太行、太岳、江西、皖南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协助八路军、新四军,为伤病员及群众服务。抗战初期,救护总队下设3个医疗大队,分布在陕西、江西、湖南等地。
另外,总队部还下设3个诊疗所、1个疗养院、3个战区医院,并在各地设有民众诊所。1945年救护总队遵照中国红十字总会裁员减政的指示,实施裁编,重新调整了医疗大队的设置,在全国设5个医疗大队,第一大队设在云南昆明,第二大队设在湖北恩施,第三大队设在福建邵武,第四大队设在贵州独山,分别承担西南区、西北区、东南区、中区的战地救护工作。预备大队设在贵阳,下辖若干个医疗中队,以资策应支援各地医疗救护工作。
当时救护总队具有三大优势: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特别是各医疗队的主治医生大都是国内外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有的还是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药品、器械丰富,不仅国外大量支援,总队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些药品、配料及器械;运输力量强,总队运输股有200多辆救护车及各种辅助车辆,有效地保障了伤病员及药品物资的输送。
由于救护总队的工作重点放在前线伤病员救护上,当时的行动口号是“救死扶伤,博爱恤兵”,并对所有工作人员订立八条救护信条:具丰富情感,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献科学身手,作精密准备,求迅速效率,保伤病安全,增人类幸福。根据以上信条,救护总队创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深受军队伤病员和平民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1945年底,救护总队撤离贵阳图云关,在重庆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并办公,后迁南京。1946年5月底,救护总队奉中国红十字总会命令正式解散,完成其历史使命。
据档案记载,从1938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日战争胜利止,救护总队共进行手术近20万次,为3万5千多人骨折复位,为近900万人敷伤,先后收容200余万人住院治疗,门诊军人248万余人,门诊平民200万余人,预防接种460余万人,x光照相5631次,X光透视5万余次,灭虱人数近80万人,检验22万余人,特别营养近百万人。
在图云关,救护总队为积劳病故员工建有墓地。还有一些队员在战地牺牲,葬在当地,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20世纪80年代,贵阳市为在救护总队服务的外国医护人员建立了“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的援华医护人员只有20余名,但据贵阳市档案馆根据救护总队部档案整理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队员名录》显示,外国援华医护队员达37名,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苏联、印度、罗马尼亚、奥地利、波兰、捷克、保加利亚、西班牙,从事医生、护士、检验技师、英文秘书、库员等工作,担任顾问、指导员、中队长、区队长等职务。《名录》还显示,八年抗战,先后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工作过的员工多达8000余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