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卓绝的贡献
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后方医院的救护方式不再适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红十字会决定成立医疗队,将各个医疗队派往前线和各个战区,进行战地救护。
1938 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在汉口成立,由林可胜任救护总队长。
在救护总队工作过的人员共有 3 000 多名,其中不乏当时的医学权威,如荣独山、周寿恺、张先令、屠开元、柳安昌等。
据统计,从 1939 年至 1945 年,救护总队医护人员共完成手术 12 万台,医治军民 600 余万人,在抗日的民族大业上写下了自己的篇章。
2. 危险的工作环境
迫于抗战形势的变化,救护总队队部数次迁移,先由汉口迁至长沙,再迁至祁阳,最后迁至贵阳图云关。
救护队的条件极其艰苦,连房屋都没有,需要靠自己建设;宿舍屋顶是稻草搭建的,不防水不防寒,但救护队的队员们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工作中,没有任何怨言。
救护总队不仅工作条件艰苦,而且还十分危险,因为随时面临日军的袭击。
按照日内瓦公约,交战双方不得袭击具有红十字标示的车辆和房屋,但日军无视公约规定,肆意妄为,经常轰炸救护总队的车辆和医院。
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救护总队的医护人员依然坚持工作。
3. 「西班牙医生」
救护总队中,有 20 位医生和护士,是从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来到中国抗日战场的。
虽然他们没有一个是西班牙人,但是因为他们都来自西班牙(在当时红十字会发给他们的证件中,国籍一栏都填着「西班牙」),所以他们在中国被称为「西班牙医生」。
西班牙医生们支援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救护中国军民,英名将永载史册。
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份珍贵的名单,上面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Dr.Samuel Mojszs Flato,Polish(傅拉都医生,波兰人)
Dr.Jasulz Kranzdorf,Rumanian(柯让道医生,罗马尼亚人)
Dr.Otto Schoen,Hungarian(沈恩医生,匈牙利人)
Mrs. Edith Markus,German(马库斯夫人,德国人)
……
4. 中华医学会的努力
当时的中华医学会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方石珊等人即开始筹备救护箱,并与林宗扬商议成立临时救护医院。
淞沪抗战爆发后,位于上海的中华医学会总会立即开展救护活动,他们募集资金、筹建救护医院,积极参加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救护组织,向民众宣传防化学战知识等,效率之高,令人惊叹。
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但其医疗状况却让人揪心,不仅没有正规的医院,也没有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医生,受伤的战士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医生无国界,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很多国家的医生以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投入到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去。
1. 第一位外籍医生
第一位来到延安的是美国医学博士乔治 · 海德姆,他于 1936 年来到延安,正式参加了红军,任中央军委卫生部顾问,并取了个中国名字「马海德」。
2. 印度援华医疗队
1939 年 2 月,由爱德、卓克、柯棣、巴苏和木克 5 人组成的印度援华医疗队,冲破国民党的阻挠,也来到延安。为了表示援助中国抗战的决心,他们每人都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华」字。
爱德华、卓克华和木克华在抗日前线工作了两三年后回国;
巴苏华工作的时间更长,他曾任延安八路军医院五官科主任,1944 年 3 月回国;
柯棣华由延安到晋察冀根据地,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 年 12 月,他因积劳成疾而去世,年仅32岁。
3. 德国医生汉斯 · 米勒
德国医生汉斯 · 米勒于 1939 年 9 月到延安,带来了国外援助中国抗战的 600 箱医药用品和 1 辆大型救护车。
一个月后,他随印度医疗队到达太行山区,为抗日战士治伤救命。
1943 年 1 月,汉斯返回延安,在联防司令部门诊部当医生,后在国际和平医院担任内科主任,救治了无数名伤病员。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4. 外科教授安德烈 · 阿洛夫
在战争年代,我军最缺的就是外科医生。
苏联医生安德烈 · 阿洛夫言传身教,为我军培养了一批野战外科人才。
1944 年间,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壮大很快,中央希望培养一批「高级种子」医生,于是将刘夕青、叶青山、曾育生、李资平、靳来川、潘世征等,直接调到阿洛夫身边进修,阿洛夫总是尽可能用实际操作的方式向他们作传授,他们终学有所成。
5. 「活着的白求恩」
奥地利医生傅莱被人们称作「活着的白求恩」。
在担任晋察冀军区医药指导委员期间,晋察冀边区流行麻疹、疟疾等疾病,他不辞辛苦寻找除疾良药,救治了大量抗日将士。
在担任军队医学教员时,他千方百计地克服边区教材和实验器材严重缺乏的困难,为军队培养了前线急需的大量医务工作人员及高中级干部。
在担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顾问时,他为缓解部队急需的外伤用药困难,成功地研制了初制青霉素和外用青霉素,用于战伤及感染性疾病治疗,是中国在战争时期研制使用青霉素的第一人。
6. 殉职的白求恩
在所有的援华医生中,最著名的当属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 · 白求恩。
1938 年 3 月,他率领一支加美援华医疗队到达延安,并随身带来了 3 卡车医疗用品。随后,白求恩组成了八路军第一支战地医疗队。
后来,他又去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那里工作了两年,建立了根据地第一个「模范医院」——松岩口后方医院。
1939 年 11 月,他在抗日前线以身殉职,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纪念白求恩》,赞颂他崇高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