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中国海军抗战 > 内容正文

张作霖办海军
来源:文史博览 文/龚知栋    2024-08-08 09:26:39

  龚知栋 文史博览1928年,国民政府海军署署长陈绍宽向蒋介石提出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的计划,未获重视;1937年江阴海战,中国海军力量损失殆尽,陈绍宽在海军重建报告中再次提出建造20艘航母的宏伟计划,无奈也被搁置。虽然陈绍宽未能实现他的航母计划,但他却被誉为“中国航母第一人”。

  然而,你也许不知道,比陈绍宽还早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早在1926年就改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航母——“镇海”号。

图片

张作霖

  1909年,法国人克雷曼·阿德提出了将飞机与军舰结合在一起的浪漫设想,“航空母舰”的概念首次面世。1912年,英国人将一艘旧巡洋舰改造成专供水上飞机使用的作战平台,这实际上是一种简易航母,飞机只能从水上起飞和降落,一般称之为“水上飞机母舰”,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航母。不过,这种简易航母首次直接将克雷曼·阿德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使得英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拥有舰载飞机的参战国。此后西方列强纷纷加入航母研发竞赛。到1922年年底,日本人建成了一艘可供飞机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航母,命名“凤翔”号,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航母。自此,航母正式登上世界海军明星舞台,引领了世界海军发展潮流。

  当西方掀起航母热时,中国正处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年代,一群大帅 汉阳造对汉阳造,打得天昏地暗,海军完全不受重视,更遑论建造航母了。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对航母热一无所知。其实,早在航母刚刚兴起时,中国并不缺乏关注的眼睛,认识其巨大军事价值的亦大有人在,只是识货的往往无权无钱,掌权有钱的大帅们又多患“近视眼”。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张作霖有一次亲临前线,遭到了敌方海军舰炮的狂轰,差点丢了小命。被舰炮敲疼了的张大帅,猛然意识到海军的价值,于是将“吉黑江防舰队”的海军人才沈鸿烈挖过来,委托他组建“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设航警处”。

图片

沈鸿烈

  之所以称“航警处”是为掩人耳目,实际就是奉系海军。因为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正实施武器禁运,以组建海军的名义很难买到装备。沈鸿烈早年留学日本江田岛海军学校,是当时关心中国海军发展、关注世界航母热的第一批有志之士。

  “航警处”草创,无一船一炮,沈鸿烈决心从购买旧商船改造军舰起步。但是,即使购买旧商船的费用也不菲,这对于地方军阀绝非易事。当沈鸿烈拿着购船报告找军需处要钱时,军需处以费用巨大为由拒绝出钱,最后还是张大帅亲自拍板:“沈鸿烈为我办海军,无论多少钱都得给,咱不差钱。”足见张大帅痛定思痛后的决心和魄力。

  1923年,沈鸿烈得知烟台“政记轮船公司”有一艘大吨位运输船,原为德国海军运输舰,排水量2700吨,航速为12节,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海军运输舰,一战中德国战败后,该舰被卸下武器后沦落为地方商船。沈鸿烈如获至宝,遂软硬兼施将其购入。该船在旅顺口日本海军基地改装以后,配置了4.7英寸口径主炮2门、3英寸口径副炮4门,命名为“镇海”号。

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

  此后,沈鸿烈又陆续购入日制废商船“广利”号和拆去武装的日本退役鱼雷艇“白鹰”号,后来奉军又俘获了一艘俄造破冰船。“镇海”号和这三舰奠定了奉系海军的基础。海军建设初成后,沈鸿烈将目光转移到了自己关注已久的航母上。

  然而以当时奉军一己之力,建造正规的航母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不太切合实际,因此沈鸿烈决心从建造简易航母——“水上飞机母舰”着手,迈出中国人发展航母的第一步。

  1924年,在沈鸿烈的建议下,张作霖下血本向法国订购了8架“施来克”FBA-19型水上飞机。这种型号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上飞机,一共只生产了9架,而张作霖一口气拿下了其中8架!

图片

“镇海”号上的舰载飞机

  1926年,原隶属直系渤海舰队的“海圻”号新式巡洋舰被沈鸿烈收编,“镇海”号的主力舰地位遂被其取代。沈鸿烈当时正在筹建“水上飞机母舰”项目,闲置下来的“镇海”号于是成为改造“水上飞机母舰”的不二选择。沈鸿烈请来外国技术人员将“镇海”号彻底改头换面,“镇海”号于是摇身一变成为可搭载两架水上飞机的简易航母,成了中国海军史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奉系海军因此也成为中国最早拥有海军航空兵力量的舰队。

图片

“海圻”号巡洋舰

  “镇海”号尽管不是正规航母,但是,在当时中国弱小的海军力量里头,可谓是独步天下的利器。1927年,张作霖为夺取制海权、切断南方革命军北上的海上交通线,发动了针对南方闽系海军的军事行动。本来奉系海军力量远不及闽系海军,但由于有“镇海”号利器壮胆,奉系海军连续多次主动攻击闽系海军,屡屡得手,缴获颇丰。尤其是“镇海”号携带的舰载机多次出动轰炸敌方目标,给闽系海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惹不起躲得起,闽系海军无奈之下只好退入长江避战。奉系海军由此将制海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镇海”号亮相后的出色表现让它名声大噪,“水上飞机母舰”很快成为各方海军势力竞相发展的新宠,落后的中国海军力量于是迎来了一股“航母热”。

  “镇海”号作为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很可惜其主要业绩是在军阀内战、甚至是在对抗中国统一的革命中实现的,但是它也有写满荣光的几页。

图片

 镇海”号自沉的景象

  1928年后,奉系海军拥有了另一艘可同时搭载8架飞机的飞机母舰,“镇海”号退出火线,成为东北航警学校的练习舰和实习舰,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1930年,中英两国《交收威海卫专约及协定》签署,“镇海”号作为国民政府外交次长王家桢的座舰,见证了威海卫回归中国的历史时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26日,“镇海”号接到最后一道命令:卸下舰炮自沉于青岛小港码头,构筑限制日军南下的阻塞线,“镇海”号拼着老朽之躯,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为中国抗击日军奉献了最后一丝余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