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慈善公益组织 > 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 > 寻找战争失踪者 > 内容正文

寻找战争失踪者|葬在安徽的川军,又回去了一个
来源:寻找战争失踪者   2024-08-16 09:25:50

  一次广泛的田野调查和传播,让安徽大量的抗战阵亡将士墓出现在大众面前。三个月过去,我们为近10位阵亡将士找到了家人。

  这几天,江南一带久雨放晴,暑气蒸腾,关于黄里林和李日华两位英魂的祭拜、迁葬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01 花亭湖边的营长

  花亭湖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岸边文化古迹济盛,风景极佳。李日华的墓冢,就藏于其中,藏在花亭湖里最大一个半岛的端部,就像在一个枝丫的尖梢。

  具体位置的行政地名,叫太湖县寺前镇塔镇村。

  李家几个后人从湖南驱车八百多公里来到此地,也带来了家乡的红土,家乡的水、酒、特产。一切能带上的他们都准备齐当。

  这是异乡独葬81年的四爷爷(太爷爷),最想念的东西。

  进入塔镇村,沿着村道向里开行3公里,再爬上山坡步行百余米,便到达了李日华墓地前。墓冢很小,墓碑经岁月风霜染上一层青碧,上刻文:“湖南省新田县人氏 陆军四十八军一三八师四一三团三营 营长李日华墓 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塔镇建造”

  墓碑背面也刻满了字。仔细辨认,是一串功德名单,写明了募捐人和募捐数额。显然当年埋葬营长,用了古寺庙里的功德碑做墓碑。

  此处平日鲜少人踏足,但能看出,营长的墓有祭扫的痕迹,也因此不至于被荒草完全湮没。

  夏季雨水充沛,水位上涨,湖水离墓碑仅三四米远。

  很难想象,许多年前,这里曾是塔镇的要道,周围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1958年,花凉亭水库开建,塔镇原先的大部淹没在水下,人烟就此转移。

  知情的当地村民说,李营长的墓最开始不在这,是往右伸进湖底百米左右的位置。上世纪八十年代,上辈人在水库边发现了倾倒的石碑和被冲开的墓冢,便将碑和找到的遗骨迁葬在现在的高地。

  四爷爷(太爷爷)有村民的守护,还有如此山清水秀美景作伴,后人心中多了无限安慰。

  他们为四爷爷(太爷爷)摆上家里带来的祭品,嘴里还不断用永州话跟他念着家里人的牵挂。

  不久前寻亲找到营长家人,湖南永州新田县三井镇油草塘李氏族谱记载,李日华,谱名李兴国(国华),贵乾四子,1913年生,当兵未归。

  志愿者上门走访,见到了营长高龄的侄子李明辉,如今已年过九十,却依然记得,“我五六岁时,四叔叔李日华走进屋里对我说:‘叔叔出去打鬼子了,到时候回来给你买新衣服。’”

  只是没想到,战争残酷,四叔的承诺永远无法实现。

  “四叔文化高,读了很多书。兄弟中只有老大和老四读了书,尤其老四李日华读了更多。”

▲李明辉(右一)

  应是满腹经纶知深义,青年心怀家国,愤恨日寇侵略,想要拿起枪杆,救民救国。

  离家时,李日华的新婚妻子已怀有身孕。

  “当时还准备带结婚的被子去,家里人不给,然后就孤身一人走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带。”

  一边执着着上前线,一边忧惧着枪炮无眼,最终还是忧惧拗不过执着。在此之前,已经有李日华的三哥李兴铭被抓壮丁走了,生死未卜。

  不过好在老三一直平安,新中国成立后转业到广西大米厂工作,后半生安稳。

  参军期间,李日华的女儿出生,几个月后夭折。

  大哥李兴希不忍四弟无后,将自己的长子李元日过继于李日华名下。如今来花亭湖扫墓的后人里,就有李元日的孙子李文生。

  离墓地不远的山顶,留有抗战时期的防御暗堡、战壕。当年李日华所在的部队138师413团在此布防,与对面的羊坞山形成对角,通过山头的碉堡火力阻击日军。

  花亭湖碧波宁静,墓冢边围满祭拜的人群,一只蝴蝶在墓边振翅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后人感知蝴蝶是四爷爷(太爷爷)的在天之灵,魂之化体,来与亲人相聚,无比动容。

  “回去之后,我们会着手准备,将四爷爷迁葬回家。”

  02 桐子山上的士兵

  七七事变87周年,抗日英雄黄里林回家。

  4月发布黄里林寻亲视频,这个于鸟语花香的山林里静立一碑的场景,给了网友极大的心灵冲击,一时间转发和留言提供线索的传播热度高涨。

  碑上所示籍贯“四川万县狮子堡”,经查证已变迁为今重庆万州区。

  辗转找到黄里林家人时才知,他是个孤儿。

  因从小父母双亡,黄里林与唯一的姐姐相依为命,后跟随出嫁姐姐到了湖北利川太平镇,从利川参军抗战,尚不及娶妻生子。

  如今姐姐已去世,余下他的外甥及其后代,始终记得这个舅舅是漂泊在外的。

  七七事变纪念日前一天,志愿者一行来到黄里林墓地前,安徽潜山黄铺镇里的最高峰桐子山上。

  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占安庆后,武汉会战正式打响。日军陆路以安庆—潜山—太湖方向一路西进,向武汉逼近。

  6月底,潜山阻击战白热化,41师121旅242团1营剩余部队撤往桐子山,在桐子山又与日军激战数日。3连下士黄里林、下士赵忠义,都在这场战斗中牺牲,并被就地掩埋于战壕边。

  当地村民说,这场仗阵亡两百多人,都被埋在这山上。除了有碑的两位,我们已经找不到其他阵亡将士的埋葬位置了。

  来调研时,黄里林的墓冢旁,正是映山红开得最鲜艳的时候。带他回家的今天,已至盛夏,映山红谢了,留满山草木葳蕤,青翠欲滴。

  黄土里,英雄的遗骸保存较为完好,被一块石板垫着。把遗骸收殓起来,由红布裹之,起身下山,抬眼望去,远处连绵山峦,尽收眼底。

  这是黄里林战至死的地方,也是他死后继续坚守86年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人,年年为他扫墓,早已把他当成亲人,也高兴他真的找到了亲人,远远恭送英雄回家。

  第二天,黄里林回到自己的故乡,重庆万州恒合水口村,正式下葬在新修立的墓地里。碑上“抗日英雄黄里林”七字,格外醒目。

  还在桐子山上时,我们抱着黄里林遗骸来到他的战友赵忠义墓前,向依然坚守原地的英雄暂作辞行:

  “山东历城抗日英雄赵忠义,我们今天将您的战友带回四川老家了。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帮助您找到家人,带您回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