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祭奠先人、寄托哀思,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们。
2024年4月4日上午,长沙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长沙黄埔书画院、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图书馆、中共长沙市抗战文化与文博学会联合支部来到郑洞国将军墓园缅怀祭奠郑洞国将军。
历史背景:郑洞国,字桂庭,1903年1月13日生于石门县商溪河乡(现磨市镇)南岳寺村。他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过“五四”运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次年参加了著名的东征北伐,屡立战功,历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33年长城古北口战役,他率部前后奋战两个多月,重创日寇。“七七事变”后,率国民党第二师参加保定会战,固城数日,于敌重重包围中神奇突围。1938年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他率部迂回作战,战功卓著。1939年,他以第三军副军长兼率荣誉一师师长之职,率部正面主攻昆仑关,谱写了铁血昆仑的英雄史诗。1941年又率第八军转战鄂西,固守宜昌以西、宜都以北的长江一线,不让日寇渡天堑。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新一军军长,厉兵秣马,与远征将士高奏收复缅北的壮丽凯歌,扬威国外。1945年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反动派阵营。建国后,历任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国防事业,为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号。郑洞国虽早年离开石门,但他一直关心家乡,情系桑梓。抗战期间,与友人肖忠贞等一道创建了九澧私立中学(即石门一中前身),抗战胜利后,又委托亲人从上海购买一套共3000余册的《四部备要》,捐于九澧中学,晚年,他的爱乡之情依然未减。80年代,石门一中修葺校门,他应请欣然题写校名;县图书馆募资修建,他又慷慨解囊。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骨灰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2006年清明时节,根据郑老将军生前遗愿,郑氏亲属将其骨灰由北京八宝山迁回原籍石门,安葬于夹山南麓。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