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祭祖的节日,更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节日。3月30日,今年清明节期间,北京市积极组织开展了“铭记·2018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走进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雕塑等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宣誓、敬献花篮、红色咏诵、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弘扬英烈精神、宣传英烈事迹。延庆是革命老区,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沙塘沟村党支部和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昌延联合县政府,都诞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近年来,延庆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实现了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修缮全覆盖和清明祭扫全覆盖。清明节期间,延庆区以“红色清明”为主题,开展“红色纪念”“红色祭扫”“红色咏颂”“红色故事”四个主题活动,挖掘“红色守护”典型人物。全区3万余名机关干部、中小学生和群众通过形式多样的缅怀先烈活动和感人故事,挖掘清明节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
延庆区烈士纪念墙让2165名烈士英魂永驻.延庆区烈士纪念墙伫立在八达岭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间,长6米、高3米,2165名烈士的名字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整面烈士墙上,包括1618名《延庆区烈士英名录》在册烈士和547名不在册但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上有记载的烈士,实现了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烈士的全覆盖。把延庆籍和在延庆牺牲的烈士英名全都镌刻到烈士纪念墙上,一条线索都不放弃,一个名字都不落下,就是为了弥补现有烈士纪念设施纪念范围的不足,在告慰烈士的同时,为烈士遗属提供一个祭拜先人的场地,让烈士“回家”,让他们英魂永驻。
清明节前夕,延庆将组织1.3万名中小学生奔赴全区22处烈士纪念设施,为长眠的717名烈士扫墓、培土、敬献花篮,缅怀先烈。同时,全区各乡镇、街道纷纷依托就近的烈士纪念设施,开展向烈士敬献鲜花、重温入团入党誓词;广大群众还通过网上敬英烈活动,送出一份哀思。今年清明节,区民政局在延续以往烈士祭扫全覆盖外,联合区教委开展祭扫英烈活动,将祭扫主力军扩展至全区中小学生。除了献花篮、默哀等常规程序外,活动新增了工作人员讲述烈士陵园修建史和烈士故事环节,让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聆听和他们来自同一个村、镇,战斗在他们从小生活土地上的烈士故事,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清明诗会传承红色基因 八达岭陵园讲名人故事,延庆第二届清明诗会清明节当天在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举行。诗会分为家音、国颂和情愫三个篇章。通过朗诵抗战家书、讲述抗战故事、唱响抗战歌曲等艺术形式,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与第一届不同,今年融入了家书的诵读环节,在烽火岁月书写的“家书”,展示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心路历程。随着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去触摸一段段血与火的历史,感悟前辈们英勇无所畏惧的家国情怀。
在八达岭陵园安葬的万余位逝者中,有数十名都是为共和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有老劳模张秉贵,有开国将军李中权,还有伟大的科学家杨承宗。清明节前夕,八达岭陵园以“共和国之辉”“ 科技兴国”“教书育人”等为主题,通过展架的形式讲述了几位先辈的动人故事,把清明文化和家国情怀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将陵园打造成一座温情的人文花园,让这些历史名人的爱国情怀在陵园内流淌传承,教育后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