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除了在战场上节节失利,经济上的危机也非常严峻,由于庞大的军费支出,还要应对日本的金融侵略,财政状况已经极度恶化。1938年9月,国民政府再次派出在白银协定谈判中不辱使命的陈光甫前往美国洽谈借款事宜。
10月4日,陈光甫开始与美国财政部官员进行谈判。在出访前,陈光甫就做好了充分的功课,他很清楚政治借款的可能性极小,只有通过抵押贷款的商业化方式运作才有可能成功,陈光甫对国内可做贷款抵押的各种产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美国财政部驻华参赞尼克尔森的建议下,决定采用桐油作为抵押品。因为桐油是军需物资,属于战略原料,即使是反对援华的孤立主义人士也无法反对,更重要的是桐油是中国当时最大宗的出口产品之一,可以争取到较多的借款。
谈判中陈光甫觉察到美方在政治上的顾虑,随即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中国政府在国内开设复兴商业公司收购桐油,在美国开设世界贸易公司向美国进出口银行借款并代为出售桐油,由陈光甫本人同时担任两个公司的董事长。这样的操作就更加商业化,淡化了政治性。这一切实可行的方案立即得到美方的同意。10月24日,美国复兴金融公司就已经准备好2000万美元的借贷资金。
但就在此时,传来了10月21日广州沦陷,同时武汉告急的消息,美国政府马上就对中国是否有决心继续坚持抗战产生了怀疑。25日,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告知陈光甫和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只有证明国民政府继续坚持抗战的态度,罗斯福才有可能批准贷款。
10月31日,蒋介石发表《为武汉撤退告全国同胞书》,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11月11日,他又致电罗斯福,作出中国一定抗战到底的保证。但国务卿赫尔认为,这一借款就是纯粹政治性的,日本肯定会认为这是援助中国抗日的行动,将很可能导致美国在华侨民和在华利益遭受巨大损失,甚至会将美国拖入这场战争。由于赫尔的激烈反对,借款暂时搁浅。
蒋介石对美国政府的做法十分不满,随即放风说如果美、英等西方国家拒绝援助中国,那么中国就不得不考虑与日本媾和,或求助于苏联。鉴于这种情况,美国政府才改变了立场。罗斯福总统于11月30日批准了借款;12月30日,中国复兴商业公司与纽约世界贸易公司签订《购售桐油合同》,规定中国复兴商业公司在5年内(1939年-1943年)向纽约贸易公司交售桐油22万吨,而贸易公司则在同期内为商业公司代购载重汽车1000辆;1939年2月8日,美国进出口银行与世界贸易公司修订《桐油借款合同》,规定银行在1939年6月底前拨给贸易公司25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年息4.5%,1944年1月1日前还清。
桐油借款是抗战初期美国政府援助中国的一笔借款,是用中国国内的产品为抵押得到的第一笔借款,借款主要是用来修缮中国获取外援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和购买运输用的卡车,更重要的是打开了美国财政支援的大门,在抗战史上的意义非比寻常。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