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江苏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李道才回忆高杨战役
来源:淮安新闻网   2020-11-04 11:19:42

  人物简介

  李道才:赣榆人, 1925年8月出生,1941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至1954年1月,任祠堂乡乡长、区委委员、青年书记、区委书记;1954年1月至1962年12月任涟水县委副书记;1962年12月至1971年1月,淮阴县委副书记兼县长、副主任;1971年2月至1983年6月,泗阳县委常委、书记、人武部政委;1983年6月至1987年11月,淮阴市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87年12月离休,享受厅局级政治生活待遇。

  “回忆很伤感!”面对记者的采访,李道才老人久久凝视前方,“战争很残酷!”老人1941年参加工作,根据毛主席“枪杆里面出政权”的论断,李道才从1941年参加革命就和枪结下了不解之缘,抗战期间由于“打仗勇敢,脑子灵活”,从班长打到了分队长、中队长,直至武工队长,带领地方武装和日本鬼子、伪军进行着顽强、激烈地战斗。

  不离乡土,遇到扫荡就战斗

  李道才出生在涟水县。1941年参加工作后,老人就已扎根在涟水,开展了与“鬼子、黑狗队”的武装斗争。“在大后庄、小店庄、梁岔、徐溜全都打过,具体打了多少仗,数不清啊!”李道才渐渐地陷入了回忆之中。

  李道才告诉记者,抗战时期,淮阴地区的地方武装坚决执行党中央“村不离村,乡不离乡”的要求,只要有鬼子、伪军来扫荡,就会开展。“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由于受到条件限制,我们那个时候主要就是在敌人后来放后面打。”“打冷枪!让他们不得安宁。”

  那个时候,对付前来扫荡的敌人,地方武装基本上都是一天打两仗。“早上敌人进村扫荡的路上,打一仗;晚上敌人扫荡回据点的路上,再打一仗。”这样的战斗,让老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驻守在马圩据点里一个师的伪军,在18天里,整整出来扫荡了15天,“和这个师伪军,我们硬是打了30仗。”

  对于战争的回忆,让李道才老人慢慢地陷入了伤感之中。“太惨了!那一次,一个排的战士全牺牲了,战场上找不到一把好枪。”

  这场战斗发生在1942年,战斗地点在梁岔北边的小左庄。那一次大批日军、伪军从杨庄据点出动,直奔淮海军区4支队支队部所在地。敌人来的凶猛,沿途的地方武装和新四军主力部队共200余人,为了掩护支队部的顺利撤退,打响了阻击战。

  这些战斗的主战场就是在小左庄。“是四支队新五连的一个排埋伏在那里。”李道才回忆到,作为地方武装,李道才带着武工队在离小左庄不远的刘庄打外围。“亲眼看到鬼子凶着呢,直往前冲。前面被打倒了,后面紧跟着往上冲。”战斗的场景,清晰地浮现在李道才的头脑中,“那是一片洼地,新五连的战士和鬼子拼起了刺刀。”

  李道才老人已经记不起这场战斗打了有多久。当前来扫荡的鬼子、伪军溃败撤退之后,他们看到小左庄的洼地里全是尸体,有鬼子的,有伪军的,更有那一个排的新四军烈士。“太惨了,那个排全牺牲啦!”

  打高沟,战士身后绑着绳

  对于战争惨烈的回忆,接二连三地涌现出来。李道才的眼睛里泛起了泪花。“最最惨的就是1944年打高沟。”

  这场战斗史称高杨战役奠定淮安抗战胜利基础的一场重要战役。对于这场战斗,史书上如此记载:继车桥战役大捷后,为了打通盐阜、淮海两区交通线,并配合淮北反“伪化”斗争,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第四支队、第二支队一部,在涟水、沭阳等县地方民兵的配合下,对高沟、杨口的伪军发起进攻。1944年4月19日晚驻守高沟南门的伪军一个班起义,战斗提前打响。此后,周边日军、伪军源源不断地赶来增援,敌我双方在高沟展开了激烈地攻防拉锯战。高沟战斗的同时,一支队发起对杨口的战斗。高杨战役历时 16 昼夜,攻克了淮海抗日根据地东部最大的据点。其间击退从新安镇、大伊山等地数次增援敌军。共歼日军140余人,敌伪军三十六师七十二旅和保安团等2000多人。攻克敌据点14处,摧毁炮楼、碉堡150余个,缴获长短枪1164支,轻机枪11挺,炮3门、掷弹筒23具及大批其它军用物资。高杨战役是一次攻歼战,战役中,我军不怕牺牲、顽强战斗、英勇杀敌,付出了巨大代价,共伤亡连以下指战员496名。四支队第10团、11团分别被师部授予“攻必克”、“守必坚”奖旗,英雄业绩彪炳史册。

  就是在这场彪炳史册的战斗中,李道才和他的武工队员们,跟随者四支队主力部门,从攻打高沟镇的南小街据点开始,直至战斗结束。

  在整个战斗中,李道才亲耳听见四支队支队长仲伟,咬着牙发出了“拼就拼了吧!”“就是把人全拼光了,也要拿下据点”的命令。

  “这场战斗,打主攻的是主力部队,我们只是在后面接应,打外围。”李道才回忆到,在仲伟支队长拼了的命令之下,所有的主力部队战士向中心据点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不像现在电视剧上说的,战士受伤了,有救护员上前营救下来。那个时候,敌人的火力太猛了。我们跟不上冲不下去救伤员下来。”

  在据点里敌人疯狂地扫射下,一波波战士受伤倒下了。那么如何营救这些伤员呢?李道才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在每位战士的身上,都绑上一根长长的绳子。进攻时,就由李道才这些地方武工队员在拉着绳子的一头。只要看见有冲锋的战士倒下,后面的武工队员们就立刻拉动绳子,已最快地速度将受伤的战士拽回来。

  就这样,一波战士倒下了,另外一波战士绑上绳子继续冲锋,直至高扬战役胜利。(记者 何剑峰 通讯员 许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