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60多名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专程参观了“不屈的江淮、伟大的胜利”江苏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作为展览内容的亲历者,他们和普通参观者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这些事情好多都是我亲历的,有的人都认识,罗忠毅还跟我踢过毽子。”87岁的老战士李志成是金坛人,1937年8月8日金坛就遭日军轰炸,他家原本是小康之家,房子被炸后只得进了茅山。新四军当时在茅山开辟抗日根据地,展览中的新四军将领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王必成他都见过,家里经常住着新四军。
展览中展出了悲壮的塘马战斗史料,新四军第6师参谋长兼第16旅旅长罗忠毅、廖海涛亲自带队掩护部队突围,两位旅主官却同时牺牲。在年幼的李志成眼中,新四军就是这样一个部队——领导干部唯一“特权”是带头牺牲。“打仗时罗忠毅和廖海涛一人一个连,亲自带队冲锋。平时官兵平等,一口锅里吃饭,和大家一样睡门板。我也吃过新四军的饭呢。”
李志成对来参观的大学生们说,日军很顽固,不好打,我军牺牲很大,他当时就看到过烈士遗体从前线抬下来。即便如此,新四军从未退缩:“新四军穿得破烂,好多人都没枪只能拿根棍子,只能靠缴获,但是敢打日本。”所以一到16岁,他就立即加入了新四军。
许多人和李志成一样,年幼时就一心投奔抗日武装。“当时我就是越过这种竹篱笆去找新四军的。”86岁的老战士戴子根指着抗日军民破坏封锁篱笆的展板说,当年日伪军在他家乡如皋修这种密集的竹篱笆,企图切断军民血肉联系。15岁的戴子根和同学深夜从两个碉堡的探照灯下悄然潜越,成功投奔新四军并到苏中公学学习。提到投奔新四军的原因,老战士们多会说是日军暴行警醒了当时只有十来岁的他们。87岁的老战士刘振军老家山东章丘,鬼子到家乡时他上五年级,老师目睹日军暴行,拿起棍棒想和鬼子拼命,结果被日军杀死。“义勇军进行曲是他教会我的,我当时经常唱,后来成为国歌了。”
参观者中还有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后代,他们的父辈有的已溘然长逝。新四军老战士乔信明的女儿乔春雷指着“铁军东进”板块中的两幅照片告诉记者,她父母都在照片中。一幅是东进前新四军1支队干部陈毅、叶飞、乔信明等在溧阳合影,一幅是江南抗日义勇军官兵与地方干群合影。“这其中有我母亲,她当时是江阴的大家闺秀,都能毅然走上打日本的战场。我们很自豪,我们的父母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