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张希福,出生于1925年,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人。1942年加入国民革命军49军,后来回义乌任金东义西联防处第八大队分水塘自卫队中队长。1945年日军投降后,加入国民党宪兵23团。1948年10月后在兰州汽车保养团担任中尉通讯员。1949年8月,随部队参加和平起义。1950年初回到义乌。先后在义乌多所学校教学,退休后在陈望道故居担任了7年义务讲解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5岁时因日军侵略,张希福选择投笔从戎。作为一名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他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说话一点也不含糊。
在怡乐新村,记者见到了96岁高龄的张希福。老人房间墙面上挂着的一个个老证件与一张张黑白照片,静静地讲述着被时光尘封了的往事。向记者谈起那段峥嵘岁月,老人记忆的闸门被打开,眉飞色舞,声音高亢,往事历历在目。
扮“先生”敌营探报巧拔日军据点
“我原本是金华农校农艺科毕业,面对日本人飞机的狂轰滥炸,选择了投笔从戎,保家卫国。”1939年,张希福考上了金华农校。1942年5月浙赣战役开始后,张希福跟随同学及学校职工家属向武义方向撤退,可没想到刚出金华就被日本人抓住了。在一次日军大集合中,张希福趁机逃脱。逃出后,恰巧遇到国民革命军第49军。于是张希福报名参军,留在了49军军部参谋室,主要负责通信登记、电话记录工作。
1943年秋,因不满当时国民党部队的作风,张希福逃离部队回了家。回家后没多久便被选为金东义西联防处第八大队分水塘自卫队中队长。
1944年,第八大队与后宅方面一支武装队伍准备拔掉一个驻扎在浦江黄宅的日军据点。由于张希福对黄宅比较熟悉,打探敌情的重担便落在了他的身上。张希福拿上几本书伪装成了“先生”,顺利通过了日军的路卡。
进入黄宅后,张希福看到日本人正在黄宅祠堂吃饭。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于是马上进行了汇报,随后第八大队便发起了攻击。
战斗打响后,日军向驻扎在浦江郑家坞的日军求援。“但由于电话线被我们提前剪断,郑家坞的日军根本不知道黄宅的日军受到攻击,没有来救援。”张希福说。最终战斗取得了胜利,还俘虏了20多名日军士兵。当时的《抗日报》特意刊登文章,表扬了分水塘中队积极配合抗日的先进事迹。
寻求陈望道帮助搭救地下党同志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国民革命军及国民党控制的政府机构重回义乌。国民革命军重新掌握政权后,对共产党员包括参加过第八大队的游击队员进行清算。张希福由于曾参加过自卫队,被划归为亲共积极分子,成了被通缉的对象,只能与战友连夜出逃,并在上海暂时居住下来。
张希福在上海期间,义乌的地下党组织被叛徒出卖遭到了破坏,地下党组织人员陈伟杰逃至上海寻求张希福的帮助,张希福就把他安排到了法租界一家法国人办的电车公司进行隐藏。一时陈伟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陈望道的妈妈是我的姑婆,我们是亲戚。”张希福说,“当时我大伯陈望道先生在复旦大学教书。晚上的时候,我就陪他去复旦大学的陈望道那里,让陈望道帮忙寻找组织关系。” 张希福把陈伟杰伪装成学生模样,连续九个夜晚到陈望道家拜访,托他帮忙寻找组织。最终,在陈望道的帮助下,陈伟杰终于和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1948年,张希福渐觉上海局势动荡,便跟随妻子的哥哥来到兰州汽车保养团,担任中尉通讯员。“由于不会开车,我主要还是在部队中负责文书工作,并保障战略物资运输的有序进行。”张希福回忆。
1949年8月,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攻兰州,经过十几天的激战,兰州得以解放。“9月25日零时,我们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属3.8万名官兵起义。”张希福说。
义务在陈望道故居做了七年讲解员
1950年,张希福回到了义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先后在何斯路、分水塘、平桥、鲤鱼山、里经等七所小学当过代课老师。一直到2001年,他还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地上课,先后被夏演乡教办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被何里乡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退休后,张希福又在陈望道故居做了7年讲解员。张希福说,“他每次回义乌,我都在场,村里人数我和他最亲了。他的很多事情,我都知道。” 在张希福眼中,陈望道先生是一位生活很节俭做事很原则的大孝子。“陈望道先生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我也希望能把先生的故事继续传播下去,让他的精神可以影响到更多人。”
当记者离开时,张希福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缓缓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