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安徽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罗锦山——我们如果脱离了群众,就不可能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易盛武   2016-11-25 15:32:22


罗锦山夫妇晚年生活照
 

去年的8月中旬,笔者在福泉市老干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福泉市金山办事处仓坡街寻访87岁的抗战老兵罗锦山。我们的到来,老人甚为激动,向我们讲述了当年发生在安徽来安的那段尘封已久、鲜为人知的抗战经历。

罗锦山,男,汉族,1928年5月生,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舜山乡三湾村平岗人,1944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川剿匪、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2月,在朝鲜志愿军118师后勤处工兵连任副排长;1959年,从北大荒开垦农庄转业到贵州(现都匀电厂)工作;1961年,调到原福泉县米厂任厂长;1975年3月,在原福泉县粮食局工作,历任股长、协理员;1989年7月离休,享受副县级政治生活待遇、副地厅级医疗待遇。

罗锦山老人患有心脏病,听力不好,需戴上耳麦才能听到他人说话,喜欢养鸟,每天要出门溜达两三个小时。老人的老伴叫王玉兰,小他1岁,是老家邻村人,他们于1954年结婚,婚后一直随军,没有工作。王玉兰老人现在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患有严重的冠心病,一直哼哼不停,但神志还清醒,能自己活动。

罗老夫妇有3个子女,大儿子在贵阳工作,已退休,二儿子在福泉市教育局工作,小女儿没有工作。家里请了一个保姆帮忙煮饭,罗老还能自己去菜场买买菜。平时,子女们一有空都会回家陪老人聊天,看看电视,照顾两老的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

罗老的精神状态很好,思维还很清晰,听说我们的来意后,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向我们讲述了那段尘封已久的战争往事:“1942年,在日本鬼子的一次扫荡中,我们同一个村的另外两个寨子,大罗营和上营共七八十户人家全被鬼子烧了,因为人跑了,就没有伤到人。有一次,日本兵到我家里要鸡蛋吃,那是冬天,家里没有鲜鸡蛋,有几个腌鸡蛋就给了他们,他们打开鸡蛋发现里面是黑的,很是生气,就用刺刀刺了我父亲左胸一下,刺穿了衣服,没有伤到肉,那时候我父亲50来岁。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家乡安徽省来安县舜山乡三湾村属于新四军活动范围,那时,乡亲们恨透了日本人。我14岁时,母亲带着我去参军,部队首长看我个子小,叫我过两年再来。后来,我参加学兵连,我们学兵连有180人左右,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新四军专门派人教我们训练,教我们齐步走、正步走、左、右转弯齐步走,向左、右看正步走,还教我们打枪,怎样躲避敌人、救护伤员等技能。后来,由于日军的扫荡,部队首长怕人多不好转移,就把我们分到各个大队。1944年10月,我参加区大队当战士,区大队在舜山,新四军的活动主要在乡下,县城还是日本兵在把守。我们区大队有四五十人,鬼子那时候也没有多少兵力了,不敢来打区里。只是经常有小股鬼子和皇协军下来扫荡,一般一二十人一股。我们是游动的,晚上赶路,白天又回到区里。在舜山南三四里路的一次战斗中我参加了打日本鬼子的第一仗,我们打了他们的伏击,击毙了4个伪军、缴获了4杆枪,日本兵全跑了。1945年1月,我被派到东分区学兵连学习,三四月份安排到东分公安看守被关押的犯人,有政治犯、刑事犯和2个日本人。2个日本人一男一女,女的那个在看守所里还烧香拜佛,看守所的所长还亲自帮她从外面买香给她烧。日本投降后,这两个日本人与其他地方关押的日本人一起走了。听说日本人投降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我们舜山乡的老百姓敲锣打鼓、划龙船、载歌载舞,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锣鼓声随着龙灯舞遍了每条街道,多年来压在人们心中的屈辱和愤怒一下子发泄出来了!庆祝活动持续了整整几天。”“我们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全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如果脱离了群众,就不可能坚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罗锦山回忆那些烽火硝烟的岁月,不由得热血沸腾。

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又随之打响。罗锦山同志参加了解放战争,先后经历了江苏盐城、枣庄、莱芜、孟良崮、太原、咸阳守备战、解放重庆等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罗锦山同志在战斗中成长,从一个农村娃娃兵到抗联战士,从一名共产党员到入朝志愿军少尉军衔的副排长,亲身经历了多次战役。罗锦山同志说起自己的成长,他说不仅是因为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还有在入党宣誓时早已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不怕牺牲的胆量让自己一路走来。罗锦山同志在工作和晚年的生活中,他和老伴依旧保持淳朴的军人本色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参加抗战的老战士,如今已经步入耋耄之年,他们因战负伤,身上的战伤伴随着他们一辈子。虽然已经数十年过去了,但是一旦谈到当年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情景,又激动不已。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照顾这些曾经为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作出奉献的老兵,争取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如今,这些老兵随着年龄的增长,剩下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他们曾经峥嵘的岁月,和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不能忘记的。老兵们说道,当年的献身,就是为了现在的和平,一定要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