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安徽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烽火岁月——龙岗之恋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长市委员会网站 作者:沈 西 蒙   2018-04-28 11:39:59

  (沈西蒙)

  龙岗,我风雨历程中的一个港湾;我征途中的一个驿站;我饥渴时的加油站。

  那是在1942年与1943年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困苦时期,我新四军一师部队在粟裕领导指挥下,日日夜夜,雨雪交加,在湖荡河汊中与敌穿插交手;在梅花桩、竹篱笆、铁丝网内外与敌厮杀搏击。早晨刚提起筷子划上几口大麦糁儿,一声枪响便握起钢枪出击;晚上刚把稻草铺好准备和衣而卧,一声集合令下马上出发,一忽东一忽西,一会长江北,一会长江南,真是马不停蹄、人不驻足。

  记得那年除夕夜,我与同在一个行军锅中吃饭成长的战友、作曲家沈亚威、油画家涂克,还有常竹铭、李明、天然、葛鑫等同志,跟随作战部队悄悄渡过扬子江,当时敌舰在江上来回穿梭,闪电般的探照灯划破长空。拂晓,我们在大年初一踏上彼岸,满怀欣喜挨门挨户朝乡亲们拱手作揖贺新年。可是,捧上乡亲们送来的雪白糯米团子才张嘴咬上一口,那边哨子响声又起,集合跑步出发。与敌才打二三回合,还未脱手,枪口又调头,随部队磕磕碰碰地越过南京城旁的虎踞龙盘,过了长江又回到江北仪征、天长,经汊涧、铜城,抵达淮南根据地中心,洪泽湖之南,高邮湖以北的芦荡深处的一个小集镇——地图上找不到它名姓的龙岗。

  龙岗,谁知它的夜晚如此清新,如此幽静,我身不由主地往地上躺下,头枕在背包上,张开四肢,身上似卸下千斤重担,仰天长吁了口气,只见眼前水天一色,一钩新月与荡漾的湖水交相辉映,寒风抚弄着我的头发,芦苇花丛在我耳旁沙沙作响,我好似躺在水面上,又好像睡在摇篮中,顿觉自己沉浸在云雾之中了。清晨起,又见小镇上挑担车水的、鸡鸣狗叫的;才出炉的烧饼、才出锅的油条热气腾腾,小茶楼、小吃铺子挤在一起,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尽显我根据地一派兴旺景象。

  在龙岗,陈老总闻听一师服务团到了,很高兴,下令我们与二师文工团联合演出曹禺的大型话剧《蜕变》,还亲自在新四军军部驻地黄花塘村前的打麦场上安排演出场地。这回参加演出的有叶华(饰丁大夫)、李明(饰伪特务)、沈亚威(饰招待员)以及我(饰梁专员)等。观看演出的有二师师部机关部队和附近民兵老百姓。头排坐在长条凳上观看的除陈老总外,还有华中局的谭震林、邓子恢、曾山、潘汉年、范长江、钱俊瑞等。演出结束的第二天,陈老总专门邀请这些领导同志为此次演出曹禺的戏而举办了座谈会,会上大家说了不少话,记得陈老总的谈话中有这么几句话,他认为,曹禺的戏能在华中敌后根据地演出,是件盛事,他要华中新华社给大后方新华社发个电报,告诉重庆国民党政府和文化界,说新四军在华中敌后演出曹禺的四幕大戏盛况空前,如曹先生方便,我们欢迎他和文化界同仁到此看看。

  在龙岗,在它附近的同一个打麦场上,我有幸看到了广场歌舞剧《大翻身》、《要活命的只有干》,在附近铜城镇看到了多幕地方话小调剧《生产大互助》,这对我的思想、文艺观的触动很大,对我在理解、实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如何为工农兵人民大众服务,如何为战争服务,找到了阶梯,找到了拐棍,找到了行路的目标和方法。在我文艺生涯中,十分有幸能遇到编演这些别有洞天的节目的淮南大众剧团。淮南大众剧团诞生在硝烟之中,她亦兵亦农亦工,常出没在田埂、战地、壕沟、据点内外、枪林弹雨之中。在团长张泽易同志带领下,团结了一批农村、城镇的知识青年、工人、农民、民间艺人,其中核心骨干如缪文谓、何捷明、陈真、郭民、吴祖根、何仿、何仅、何成先、李育王、熊明道、王沛凤、李雪先、陶振琴等。是这些同志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与具体的时代、具体的战争和革命事业成功地结合起来,为革命文艺开创了新的天地,翻开了新的一页,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埋下了先进文化的种子,在历史轨道上留下了他们的痕迹。

  文艺必定要和人民血肉融合,文艺必定要和民间的地方文学艺术融合才会永生,才会立于世界之林。《茉莉花》就是一例,写到这里,我油然想起解放战争攻打开封时,随攻坚部队抵达城下掩体内,急匆匆写了个四不像广场剧《买卖公平》,这确是受了大众剧团剧目影响、依样画葫芦的一个结果,淮南大众剧团给我上了堂生动难忘的一课。

  我在龙岗短暂歇脚的日子里,还有幸与潘汉年见了面,这是我的领导张崇文部长专门邀请潘公来我苏中九分校讲课期间,特请他与涂克、沈亚威、我三人见面谈心、上小课、做做思想工作,地点就在龙岗一个小庙门旁哼哈二将站立的耳房内,我们正襟迎候潘公的见面,哪知他与我等以友相交,天南地北,促膝谈心,不拘一格,很快让人感到是知己。他谈了上海左联时代,讲了毛主席“讲话”的一些背景材料趣闻。这次见面,让我得到了一点做人的知识。

  在龙岗,为了配合当时反对国民党蒋介石掀起的又一次反共逆流,我根据报纸材料编写了3场戏,被称为三部曲的《重庆交响乐》,这纯粹是个新闻报道戏,但演出后也给龙岗、铜城、黄花塘一带的军民增添了一点热闹。到此,很快我又打起背包,跟随苏中军区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乘一叶小舟,在月如钩、水如绸、情景依旧的夜晚离开了难舍的龙岗,向高邮湖远方驶去。寒风依然在拨弄我的头发,心中惦着不知何时再与龙岗相见。

  【此作系沈西蒙应天长关工委《枫林》主编胡金萱所约而写,后载2004年 6月4日《安徽日报》。沈西蒙(1919~2006),上海人,著名剧作家,曾执笔并参与过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南征北战》等作品的创作,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上海警备区副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军职创作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此作为沈老平生最后一篇文章,今日刊登于此,以表我们对这位文艺老战士的追忆与缅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