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河南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鞍山抗战老兵任敏坚:现实版“潜伏”与反“潜伏”
来源:万山网   2020-04-30 14:07:48

任敏坚讲述抗战时期延安指导前线抗敌的故事。

 

任敏坚先后经历抗日战争时期后方战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入朝作战。

每天收听法国中文电台与新闻联播对照参考了解国家大事是老人多年的习惯。

  在钢城市中心一处叫做“台町”的幽静日式老别墅区,93岁的任敏坚已经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当地人都知道,能住在这地方的不是一般人。的确,他曾经在抗日战争中收集情报、为党和国家、民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中共抗战老兵。

  任敏坚,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人,生于1922年。1938年6月参加革命,在延安工作9年,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为抗战赴延安,遭遇敌人大轰炸,亲历主席新婚惊魂一刻。他为国共合作抗日工作,却经历了现实版“潜伏”与反“潜伏”。 1970年,任鞍山市战备办公室副主任、鞍山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副组长;1982年,从鞍山市人防办领导岗位离休。

  少年志愿当兵抗日保家卫国

  任敏坚今年93岁,出生在河南偃师一个普通农民家。因为是最小的男孩,家里省吃俭用供他上私塾,希望他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1931年“九一八”事变改变了他的一生。私塾先生思想先进,经常编排一些打鬼子的节目让学生们表演,意图感染更多人投身抗日救国,而身为演员的任敏坚(当时用名曲河禄)直接被打动,那时,他还不满十岁。

  任敏坚的哥哥曲河图曾为国民党第十五军军官学校通信员,与杨宪吾等中共地下党员成为忘年交。1937年“七七”事变后,面对严峻的时局,杨宪吾给曲河图写了封信,表示如曲家有人愿意投身抗战救国大业,可到西安与他会合去延安。当时还不到十六岁的任敏坚想,参军当兵不但可以打鬼子,还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在1938年底,他拿着写给哥哥的信,离家朝自己的抗日梦想挺进。

  亲历毛泽东婚礼惊魂一刻

  1938年11月19日,任敏坚到达延安。没想到,第二天却赶上飞机轰炸。任敏坚回忆说:“当时下了一点小雪,大约早晨6点半钟左右,敌人飞机就来轰炸,宝塔山上的大铁钟敲个不停,发送着轰炸警报。人们四处躲避,奔跑中有的人被挤倒,我身旁一个人的头部被炸弹炸开了一个窟窿而倒下。这次空袭,共炸死40多人。”事后,任敏坚才得知,11月19日是毛泽东与江青结婚的日子,敌人通过设在延安的特工得知这一情报后,专门派飞机进行轰炸。轰炸结束后,出于安全考虑,毛泽东搬到了枣园。

  几天后,任敏坚被安排到抗大四大队当通信员,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胡耀邦。采访中,任敏坚告诉小编:“胡耀邦时任抗大四大队政治委员,他很瘦、个子也不高,很平易近人。”

  曾做军统特务为重庆谈判出力

  1943年秋天,任敏坚来到中央社会部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不久,他被派往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做服务员,由此成为一名特工。组织上为了保护任敏坚在国统区的家人,让任敏坚(当时仍叫曲河禄)改名。任敏坚想了想:“我到延安是为了履行抗日救国大任的,就改姓‘任’吧;‘敏’代表着聪明灵活和反应快,‘坚’表示自己走上革命是坚定不移的。”

  交际处负责接待国民党上层人物及外国参观访问人员,在这里,任敏坚给两名国民党联络参谋做服务员。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从1938年起国民党向八路军和新四军派驻联络参谋,后改为联络参谋长期留驻延安。然而,国民党联络参谋不但不积极抗日,反而收集延安各种情报,并用密码电报直接发给蒋介石,边区保安处只好在交际处安插便衣。不过,国民党联络参谋反侦察水平极高,任敏坚回忆说:“这些人都是军统特务,平时东西的摆放都有记号的,比如水杯把手的朝向。出门时,他们一边倒着向门外退,一边用扫帚将脚印扫平,密码本更是随身携带。”一次,任敏坚看到两名联络参谋的箱子不够用,就建议:“我和我们领导说,给你们每人再配备一个箱子,我到街上再配两把锁,怎么样?”对方却回答:“你们配备的箱子和锁是不保险的,我们不会要。谢谢你的好意。”

  每天,任敏坚都和联络参谋打交道,很快,他就发现两名联络参谋嫌密码本装在衣兜里影响军容,外出时就把密码本锁在重庆带来的特制箱子里。任敏坚立即将情况上报,社会部极为重视,最终决定利用朱德总司令宴请联络参谋之机窃取密电码。为防万一,诸多环节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比如,朱总司令的警卫员负责在窑洞外监听总司令与联络参谋的谈话,一旦发现有人中途折返,便把情况传递给相关人员,由相关人员打电话使用暗语告知窃取密电码的人员……

  1944年初夏的一天,趁两名联络参谋赴宴,我方情报人员顺利打开藏有密码本的铁箱。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机,只能用笔抄写,负责抄写的有两人,一个人抄累了就换另一个人,终于将全部密码抄录下来!然而百密一疏,一位抄写人员不小心将铅笔掉在密码本上,留下一个铅笔点。一瞬间,大家都很紧张。用橡皮擦掉,肯定会留下擦拭的痕迹,还是不擦为好。于是,一切按原样布置好,最后撤离的人员一边向门口倒退,一边用扫帚扫掉脚印。然而,这个小小的铅笔点还是没逃过联络参谋的眼睛,从那儿以后,他们再参加活动时,总会随身携带密码本。当然,他们不敢将此事向上级汇报,那样的话,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抗战胜利后,这份密电码在重庆谈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蒋介石连续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的态度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留驻延安的国民党联络参谋收集各种情报后,给蒋介石发去密电:“毛泽东绝对不会去重庆进行谈判。”蒋介石认定毛泽东不会来重庆,没有对谈判进行任何准备。我方则利用早已获取的密电码,成功破译了国民党联络参谋与蒋介石之间的所有电报,对蒋介石的态度了如指掌。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突然飞赴重庆,从而使蒋介石按照我方事先拟好的谈判方案进行谈判……谈判结束后,任敏坚有机会与中央领导一起到机场迎接毛泽东,毛泽东对获取密电码一事给予了充分肯定。

  虽未直接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者交锋,但立志抗战救国的任敏坚却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了抗战期间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真实对敌斗争。

  少年志远赴延安夕辉朗耀照鞍山

  朝鲜战争结束后,1954年,任敏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高级步校学习,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57年,任敏坚担任辽宁军区驻旅大公安6团副政委,两年后任鞍山公安四队政委一职。1966年11月,任敏坚转业。此时,刚好发生了“9·28”事件,即1966年9月28日,辽宁省工业展览馆一名清洁女工把一尊变形变脏的毛主席石膏像扔进了垃圾箱,被认为“对毛主席有刻骨仇恨”。此事波及到省委、省政府,一些领导被戴上高帽游街批斗。为此,辽宁省委主要领导徐少甫要求省军区派一名优秀干部到工业展览馆任书记和馆长,于是,任敏坚走马上任。仅用5天时间,任敏坚就宣布了调查结果:“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清洁女工,都不存在对毛主席有刻骨仇恨的问题……”这一结论引起引起造反派的不满,任敏坚被下放到盘锦干校接受劳动改造。1970年,任敏坚调回鞍山,先后担任鞍山市轻纺局副书记、人民防空指挥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等职,1983年离休。

  如今,93岁的任敏坚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健硕,2002年80岁生日之际,曾获赠诗一首:“少年志远赴延安,抗倭驱蒋斗志坚,戎马一生功绩显,夕辉朗耀照鞍山。”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