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老兵口述与回忆 > 河南抗战老兵口述 > 内容正文

淞沪会战老兵:“血肉磨坊”磨尽战友,百岁幸存老兵百岁不忘抗战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6-04-09 15:47:04

    推开大门,出现在志愿者面前的殷万岭老人肩背已佝偻,殷万岭老人在2014年10月6日的时候就已满百岁,当天,来自郑州、平顶山、漯河的22名志愿者汇集到平顶山舞阳县姜店乡牛庄村为这位百岁老人祝寿,犹记得,当时看到这般景象时,殷老削瘦苍老的身躯支撑在拄着的拐杖上,深陷的眼窝里饱含激动的泪水。如今,硝烟散尽,战火已熄,当年枪林弹雨的战场已变得高楼林立,一片和平景象,而老人每每回忆起曾参加过的淞沪会战等往昔岁月,总是拳头紧握,落泪哽咽。 

  年少参军,16岁即入伍

  殷万岭,1915年出生于河南平顶山舞阳县姜店乡。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年仅16岁的他入伍。后进入18军67师402团9连,任少尉排长。他持有的武器是冲锋枪,一个装有20发子弹的弹夹(即电视剧中俗称的快慢机)。

  抗战初期,殷万岭随部队在西安一带与日军周旋。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殷万岭所在部队在上海嘉定县与日军展开激战,老人参加了著名的被称为“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在那次与日军的战斗中,全连120多人仅剩他一人生还,战友全部壮烈牺牲。淞沪会战后,殷万岭还在湖北大洪山、朱家堡一带与日军打过仗,头部被弹片击伤留下一个坑,至今腰上还有一颗子弹未取出。1948年,老人卸甲归田回家务农。

  全连血战最后,他成为唯一的幸存者

  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残留的记忆已经是片段性的,很多内容需要提示才能说清晰。殷万岭讲述说,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第六十七师奉命紧急参战。他所在的402团是全师最先赶到战场的部队,根据时任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的命令,他们接下了罗店的防御任务。

  8月25日凌晨,团长李维藩奉命指挥402团三个营和401团一个营配合第十一师向罗店发起进攻,但遭到日军重创,第一营营长张培雨阵亡,李维藩在指挥部队进攻时也身负重伤。“8月26日上午,敌人两个联队对罗店发起反扑,我们与小鬼子展开拉锯战。当时十一师师长在后面挥舞着大刀督战,见到后退的士兵,便挥刀砍下去,还高声地叫着:后退者格杀勿论!顶住,给我顶住!”

  殷万岭老人回忆说,在那场战斗中,团长李维藩被机关枪打伤流血过多身亡,听说旅长也死了,全连只剩自己一个人。据老人回忆,当时他的喉咙被子弹贯穿,不能发声,还差一点被当做阵亡一起埋了。说到这里,老人眼神黯淡了下去,望着远方不再说话。此时,他的脑海中一定在闪现那些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国家的战友们。

  许久,殷万岭老人才从回忆中抽回思绪,他抚摸着头顶上子弹击伤后留下的坑,“团长、战友都没了,阵地也丢了。”老人不断地重复着,两行浑浊的眼泪不断滑落,甚至一度哽咽地不能发声。

  儿子孝顺,安详晚年

  曾有民间组织给殷万岭老人颁发了一张“老兵证书”,写有“在反法西斯抗日战争做出杰出贡献表示深深的谢意”,殷万岭老人在拿到证书时,也激动地留下了泪水。在他看来,这是群众对他当年保家卫国的理解和认同,是对他的一种承认。

  如今,殷万岭老人在儿子家生活,村里会给老人发放老龄补贴,儿子孝顺,身体健康,他在祥和中度过着自己的晚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